[实用新型]麻醉呼吸机管路及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5996.3 | 申请日: | 2015-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1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杜磊;孙亚利;王奎;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爱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1 | 分类号: | A61M16/01;A61M16/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 呼吸 管路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呼吸机管路及接头。
背景技术
麻醉呼吸回路是将麻醉机的气体输出口与病人呼吸道相形成一个回路,称为麻醉呼吸回路。通过麻醉呼吸回路将新鲜气体和吸入麻醉药输送到病人的呼吸道内,并将病人呼出的气体排除到体外。
麻醉呼吸回路面罩一般包括有面罩、接头和管路,接头用于连接管路和面罩,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在麻醉机上。传统的管路和接头的连接方式较为复杂,而且其连接结构强度不够高,使用者在意外拖动面罩之后,会使得接头与管路相互脱离,导致回路漏气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简单,且结构强度较高的麻醉呼吸机管路及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麻醉呼吸机管路及接头,包括接头和管路,管路的端口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接头的端口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管套设的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管口处的轴截面至管路的轴截面逐渐减小,第二连接管的管口处的轴截面至接头的轴截面逐渐变大,第一连接管的管口直径小于接头的直径,接头对应第二连接管一侧的圆周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槽,第一连接管的管口内壁上设置有可与环形卡槽相互卡合的环形卡条。
优选的,第一连接管与管路一体成型设置,第二连接管与接头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的,第一连接管的管口直径为接头的直径的八分之一。
优选的,环形卡槽的截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接头盒管路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连接后其结构强度较高,同时再加上环形卡槽和环形卡条的卡合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强度得到显著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麻醉呼吸机管路及接头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麻醉呼吸机管路及接头实施例中管路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接头;2、管路;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7、环形卡条;8、环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麻醉呼吸机管路及接头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麻醉呼吸机管路2及接头1,包括接头1和管路2,管路2的一端端口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接头1的一端端口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管3套设的第二连接管4,第一连接管3的管口处的轴截面(直径)至管路2的轴截面(直径)逐渐减小,第二连接管4的管口处的轴截面(直径)至接头1的轴截面(直径)逐渐变大,第一连接管3的管口直径小于接头1的直径,该设置可使得当第一连接管3套设在第二连接管4上时,第一连接管3的内壁和第二连接管4的外壁能够紧密抵触,同时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之间均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通过弹性形变使两者之间的抵触力更大,以进一步的增加本实用新型连接时的稳定性;接头1对应第二连接管4一侧的圆周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槽8,第一连接管3的管口内壁上设置有可与环形卡槽8相互卡合的环形卡条7,通过环形卡槽8和环形卡条7之间的扣合,使得管路2和接头1之间连接的牢固稳定性进一步的得到提升;同时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更加进一步的提高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管路2和接头1处设置胶布。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管3与管路2通过磨具一体成型设置,第二连接管4与接头1同样通过磨具一体成型设置,该设置可保证第一连接管3和管路2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以及第二连接管4和接头1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当第一连接管3的管口直径过小时,会影响到麻醉剂以及空气的流通量,而当第一连接管3的管口过大时,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相互套接时,两者之间的紧密型过低,导致连接强度不够高,所以经过本企业的实践所得结论,当第一连接管3的管口直径为接头1的直径的八分之一时,既能使得麻醉机或是空气能够有效的流通,而且又能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所以是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环形卡槽8的截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设置,该设置可使得环形卡槽8上的各壁之间均为直角设置,所以能够有效的供环形卡条7抵触扣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爱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爱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59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用气管插管辅助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静脉输液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