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胆外壳一体式的真空冷热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5919.8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7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岩;宋平;李志斌;安保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双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16 | 分类号: | A45F3/16;F25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学源街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胆 外壳 体式 真空 冷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胆外壳一体式的真空冷热壶,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移动交通工具或医用的冷热壶。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制冷器种类很多。冰箱与空调是常用的制冷设备,这些设备一般采用压缩机的制冷方式,需要消耗较大的功率,一般需要在连接固定电源的场所使用。而且,它们只能进行制冷不能制热。同时,如专利号为201320867768.X的《冷热壶》,公开了一种内胆悬挂式的冷热壶,该冷热壶内胆和外壳之间使用一种特殊的保温材质使冷热壶达到保温和保冷的目的,冷热壶中的内胆、导冷片、散热器、风扇通过螺栓将他们相对位置固定在托盘中,然后用支撑条穿过托盘的穿孔,用支撑条的另一头固定在外壳上。该方法在保温和保冷的原理上用了一种特殊的保温材质与内胆相连达到保温的目的。由于使用了特殊的保温材质会加大冷热壶的成本,以及采用悬挂式的装配方法将托盘固定在外壳上,会加大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成本和难度。
综合上述,上述的冷热壶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胆外壳一体式的真空冷热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胆外壳一体式的真空冷热壶,包括杯盖、内盖、真空层、内胆、外壳、导冷端盖、温度传感器、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一螺栓、第二螺栓、螺母、制冷片、散热器、风扇、底座、插座,所述的内胆与外壳是一体式连接,内胆与外壳之间有一层真空层;导冷端盖、散热器、端盖通过第一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固定相对位置;制冷片的上下两层涂有导热硅胶用于固定导冷端盖、散热器的相对位置,以及用于给导冷端盖传递冷热;第一密封圈位于导冷端盖的上方,位于温度传感器的中间,防止壶内的水向下渗漏;第二密封圈位于导冷端盖和一体式的内胆与外壳之间,防止壶内的水向下渗漏;
所述冷热壶的外壳和内胆为不锈钢材质的,导冷端盖为铝制的,所述制冷片为半导体材料;
所述的底座与外壳进行连接,底座的底部有一个进风口,用于吸收外部的空气;
所述的外壳的两侧有出风口,用于排出散热器产生的热量;
所述的外壳保留了一个插座,用于接入外部的控制器,控制制冷片的冷和热;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壶内的水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内胆与外壳是一体式的真空冷热壶,在冷热壶可用于加热和制冷的同时,采用内胆和外壳一体式的设计,减少了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述的一种内胆外壳一体式的真空冷热壶,包括杯盖1、内盖2、外壳3、真空层4、内胆5、导冷端盖6、温度传感器7、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9、制冷片10、散热器11、分散12、进风口13、底座14、第一螺栓15、第二螺栓16、螺母17、出风口18、插座19;
上述外壳3和内胆5为不锈钢材料和导冷端盖6为铝制材料以及制冷片10为半导体材料;上述的内胆5与外壳3采用一体式的连接,内胆5与外壳3之间有一层真空层4;导冷端盖6、散热器11、导冷端盖6通过第一螺栓15和螺母17进行连接,固定相对位置;制冷片10的上下两层涂有导热硅胶用于固定导冷端盖6、散热器12的相对位置,以及用于给导冷端盖6传递冷热;第一密封圈8位于导冷端盖6的上方,位于温度传感器7的中间,防止壶内的水向下渗漏;第二密封圈9位于导冷端盖6和一体式的内胆5与外壳3之间,防止壶内的水向下渗漏;
上述的底座14与外壳3进行连接,底座4的底部有一个进风口13,用于吸收外部的空气;
上述的外壳3的两侧有出风口18,用于排出散热器11产生的热量;
上述的外壳3保留了一个插座19,用于接入外部的控制器,控制制冷片10的冷和热;
上述的温度传感器7固定在导冷端盖6的上方,用于实时监测壶内的水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双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双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59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