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刺激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93803.0 | 申请日: | 2015-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4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锋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刺激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性电刺激设备,特别是指一种电刺激器。
背景技术
电刺激器是一种藉由仪器产生类似人体神经系统的电能讯号,并利用黏贴于皮肤表面的电疗贴片将讯号传导至体内,以刺激人体的神经传导系统,让电极附近的肌肉群产生一连串的非自主性局部收缩,进而达到可预期的物理疗效。
但是,目前常见的电刺激器,主要是利用电疗贴片黏贴于人体的皮肤表面,但此种电疗贴片有诸多的缺点,如电疗贴片与仪器间必须有接线,因此会有接线外露及收纳不够方便与不够简洁美观等问题。况且,电疗贴片仅能黏贴在足够面积的皮肤表面上,对于较细小的部位(如眼睛周围、嘴角、额头等)便无法使用。再者,由于人体的皮肤表面会有油脂,因此电疗贴片容易脱落,在长期重复黏贴下,亦容易让电疗贴片失去黏性,而需更换,有着浪费耗材的问题。另外,由于电疗贴片仅能进行定点刺激,无法进行滑动,而有使用上不够便利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刺激器,其具有无外露接线、收纳方便、简洁美观、适用大面积及小面积、无耗材浪费、具机动性及使用便利等功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刺激器,主要包含有:一壳体,其内部具有一内部空间,该壳体的一外侧面上具有至少一电极片嵌槽;一控制电路板,其设置于该壳体的内部空间内,该控制电路板控制电流输出的强度与频率;至少二可导电的电极片,其设置于该壳体的电极片嵌槽中,并与该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极片的外侧表面具有一大面积接触面及一与该大面积接触面相接的小面积接触面,该大面积接触面的面积大于该小面积接触面,且该大面积接触面与该小面积接触面间具有一不等于180度的夹角。
进一步,所述壳体具有一前罩壳、一后罩壳及一电池盖,该前罩壳与该后罩壳相互结合,该内部空间形成于该前罩壳与该后罩壳的内部,该后罩壳上形成有一电池容室及所述电极片嵌槽,该电池容室供蓄电池容置,该电池盖可拆离的结合于该后罩壳上,以将该电池容室封闭。
进一步,所述的电刺激器还包含有一屏幕;该前罩壳上具有一连通该内部空间至外界的屏幕窗口,该屏幕电性连接于该控制电路板上,并位于该前罩壳的屏幕窗口中。
进一步,所述的电刺激器还包含有一按键护罩;该前罩壳上具有多个连通该内部空间至外界的按键窗口,该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多个按键,该按键护罩位于该前罩壳的按键窗口中,并与该控制电路板的按键抵触。
进一步,所述的电刺激器还包含有一传导接口电路板,其固设于该壳体的内部空间内,并与该控制电路板及该电极片电性连接,将电流经由该控制电路板及该传导接口电路板传递至该电极片上。
进一步,所述的电刺激器还包含有一屏幕;该壳体上具有一连通该内部空间至外界的屏幕窗口,该屏幕电性连接于该控制电路板上,并位于该壳体的屏幕窗口中,以供使用者观看。
进一步,所述的电刺激器还包含有一按键护罩;该壳体上具有多个连通该内部空间至外界的按键窗口,该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多个按键,该按键护罩位于该壳体的按键窗口中,并与该控制电路板的按键抵触。
进一步,所述电极片包含有三片;该壳体的外侧面上具有三电极片嵌槽,各电极片分别设置于该各电极片嵌槽中。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电刺激器可由使用者藉由控制该电刺激器的输出模式,以让由蓄电池所提供的电力,能通过该控制电路板、传导接口电路板而传递至该电极片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更具有临床机动性,可依照不同的需求,使用者可实时移动该电刺激器,使电极片滑移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亦可藉由该大面积接触面对身体表面如四肢、躯干等大范围的位置进行电刺激,亦可选择由该小面积接触面对身体局部的小区域,如眼睛周围、嘴角、额头等进行电刺激,以增进使用上的方便性及精确度。藉以达到无外露接线、收纳方便、简洁美观、适用大面积及小面积、无耗材浪费、具机动性及使用便利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该实施例的剖视图一;
图6为该实施例的剖视图二。
其中:
电刺激器100
壳体10
前罩壳11 屏幕窗口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锋,未经李建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3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大型动物放射损伤实验的医用铅模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中药药枕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