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3475.4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8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超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朱逸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器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振动扬声器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振动扬声器都是将振动片、底振板直接固定在外壳内的,振动型扬声器播放声音时,整个外壳都会振动,这样使声音呈扩散型漏音,从而影响了音质,而且容易暴露个人隐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音质好,且在播放声音时能避免漏音的振动扬声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振动扬声器,包括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磁路组件、振动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感应线圈、磁铁,所述振动组件包括磁性振动片、弹性振动片、底振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是一整体封闭且具有弹性的壳体,外壳的内腔顶部固定有具有弹性的导音柱,外壳的内腔底部装有软质消音片;
所述底振板固定在消音片上,底振板的左右两侧边缘部具有向上凸起的侧部凸缘,底振板的中心部具有向上凸起的中部凸柱,所述感应线圈套置于底振板的中部凸柱上;
所述磁铁有两个,该两个磁铁均固定在底振板上,并对称布设在感应线圈的左右两侧;
所述弹性振动片位于感应线圈正上方,弹性振动片的左右两侧边缘向下弯折并与底振板固接,弹性振动片的中心开设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
所述磁性振动片安装在弹性振动片的中心孔中,且高于感应线圈及底振板的中部凸柱,磁性振动片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弹性振动片上;
所述导音柱位于磁性振动片正上方,并与磁性振动片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振板左右两侧边缘部的侧部凸缘均呈长方体形。
进一步的,所述底振板的中部凸柱呈长方体形。
进一步的,所述底振板四角部各有一个台阶,两个磁铁分别抵住底振板四角部的台阶,底振板左右两侧边缘部的侧部凸缘均低于中部凸柱,且高于底振板四角部的各个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振动片的中心孔为四角具有向内弧形突出倒角的方形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扬声器,外壳采用了具有弹性的壳体,并利用具有弹性的导音柱将声音沿单一方向传递给外壳,再加以软质消音片的配合,能有效避免声音扩散,具有音质好的特点,且在播放声音时能避免漏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振动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振动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振动扬声器,包括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磁路组件、振动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感应线圈4、磁铁5,所述振动组件包括磁性振动片7、弹性振动片6、底振板3;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是一整体封闭且具有弹性的方形壳体,外壳由上壳11及底壳12接合而成,外壳的内腔顶部固定有具有弹性的导音柱(图中未示),外壳的内腔底部装有软质消音片2;
所述底振板3固定在消音片2上,底振板3的左右两侧边缘部具有向上凸起的侧部凸缘32,底振板3的中心部具有向上凸起的中部凸柱31,所述感应线圈4套置于底振板的中部凸柱31上;
所述磁铁5有两个,该两个磁铁5均固定在底振板3上,并对称布设在感应线圈4的左右两侧;
所述弹性振动片6位于感应线圈4正上方,弹性振动片6的左右两侧边缘向下弯折并与底振板3固接,弹性振动片6的中心开设有上下贯通的中心孔61;
所述磁性振动片7安装在弹性振动片6的中心孔61中,且高于感应线圈4及底振板的中部凸柱31,磁性振动片7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弹性振动片6上;
所述导音柱位于磁性振动片7正上方,并与磁性振动片7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振板左右两侧边缘部的侧部凸缘32均呈长方体形。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振板3四角部(前后左右)各有一个台阶(图中未示),两个磁铁5分别抵住底振板四角部的台阶,底振板左右两侧边缘部的侧部凸缘32均低于中部凸柱31,且高于底振板四角部的各个台阶,通过底振板前后左右四角部的各个台阶,可以更加精确的定位磁铁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超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超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34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EMS麦克风单体
- 下一篇:扬声器补偿系统及便携式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