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3431.1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2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汪有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有发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7/06;B28C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董力平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多孔砖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与砂、石(轻集料)等经加水搅拌、成型和养护而制成的一种具有多排小孔的混凝土制品,是继普通与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之后又一个墙体材料新品种。混凝土多孔砖具有生产能耗低、节土利废、施工方便和体轻、强度高、保温效果好、耐久、收缩变形小、外观规整等特点,是一种替代烧结粘土砖的理想材料。该产品兼具粘土砖和砼小砌块的特点,外形特征属于烧结多孔砖,材料与砼小砌块类同,符合砖砌体施工习惯,各项物理、力学和砌体性能均可具备烧结粘土砖的条件。其使用范围、设计方法、施工和工程验收等可参照现行砌体标准,可直接替代烧结粘土砖用于各类承重、保温承重和框架填充等不同建筑墙体结构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目前市场上,有部分企业把建筑垃圾应用于混凝土砖的生产制造,使这些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本地无山资源而造成的原材料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除了建筑垃圾外,还利用了管桩厂制管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泥浆,使水泥和水资源得到再利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建筑垃圾、粉煤灰和水泥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目前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搅拌装置,实现将建筑垃圾、粉煤灰和水泥按一定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和搅拌,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合搅拌装置,它包括建筑垃圾输送机构、粉煤灰输送机构、水泥输送机构、混合搅拌机构,所述混合搅拌机构包括机架、搅拌桶、搅拌叶、搅拌支轴、搅拌电机,所述搅拌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搅拌叶安装在搅拌支轴上,并且位于搅拌桶内,所述搅拌支轴和搅拌电机同轴连接,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搅拌桶的上端设置有混合进料口,所述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混合出料口,所述建筑垃圾输送机构包括固定支座、输送辊、输送帘、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传递皮带、输送电机、电机支架,所述输送辊可转动设置在固定支座的两侧,所述输送帘环绕设置在输送辊上,位于左侧的输送辊的一侧同轴心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传递皮带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和输送电机同轴设置,所述输送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固定支座上,位于左侧的输送辊位于搅拌桶混合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粉煤灰输送机构和水泥输送机构对称设置在混合搅拌机构的两侧,所述粉煤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送料螺杆、第一管道、粉煤灰罐,所述第一管道倾斜设置,上端设置有粉煤灰出料口,所述第一送料螺杆可转动设置在第一管道内,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一送料螺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设置有粉煤灰进料口,所述粉煤灰罐连接于粉煤灰进料口,所述水泥输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送料螺杆、第二管道、水泥罐,所述第二管道倾斜设置,上端设置有水泥出料口,所述第二送料螺杆可转动设置在第二管道内,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二送料螺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设置有水泥进料口,所述水泥罐连接于水泥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送料螺杆和第一管道之间、第二送料螺杆和第二管道之间都设置有滚动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粉煤灰出料口和水泥出料口的下端都设置有导板。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输送电机通过第一皮带轮、传递皮带和第二皮带轮带动输送辊快速转动,输送帘将建筑垃圾输送到搅拌桶内。同时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送料螺杆将粉煤灰罐内的粉煤灰输送到搅拌桶内,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送料螺杆将水泥罐内的水泥输送到搅拌桶内。搅拌电机通过搅拌支轴带动搅拌叶对建筑垃圾、粉煤灰和水泥进行混合和搅拌。建筑垃圾输送机构实现了将建筑垃圾输送到搅拌桶内,粉煤灰输送机构实现了将粉煤灰输送到搅拌桶内,水泥输送机构实现了将水泥输送到搅拌桶内,混合搅拌机构实现了对建筑垃圾、粉煤灰和水泥的均匀混合和搅拌。第一送料螺杆和第一管道之间、第二送料螺杆和第二管道之间都设置有滚动轴承,有利于第一送料螺杆和第二送料螺杆平稳地转动,实现粉煤灰和水泥的连续输送。粉煤灰出料口和水泥出料口的下端都设置有导板,有利于粉煤灰和水泥进入搅拌桶内。本实用新型实现将建筑垃圾、粉煤灰和水泥按一定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和搅拌,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放大图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有发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有发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3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类沸石咪唑骨架-介孔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精馏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