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区控制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的近视防控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0731.4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3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董占琢;胡院生;岳文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源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7/06 | 分类号: | G02C7/06;G02C5/02;G02C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5 | 代理人: | 高宝新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区 控制中心 视力 周边 近视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睛的近视防控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区控制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的近视防控眼镜。
背景技术
近视,是指远处的目标图像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从而导致远视力模糊,是一项全球性的视力难题,在所有年龄层、所有民族的人群中,都会出现这种视觉问题。
有研究证明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和近视度数不断加深有密切的关系,周边视网膜上的远视性离焦推动了眼球的加长生长,使近视度数加深,而周边视网膜的近视性离焦能够降低眼轴变长的速度,控制、减缓近视的发展。
经相关研究证明,传统的视力解决方案都聚焦于控制中心视力,目的就是提供良好的中心视力。但是传统的单光镜片虽然可以矫正中心视力,但会让其外围投影到了视网膜后方,造成视网膜周边区的远视性离焦。这样就会促使视网膜向后伸长,加速了眼轴变长的速度。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儿童在配戴单光镜片后近视度数越发快速增长。最新的研究已经改变了对于近视的理解:同时矫正中央视力和控制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的方式才是控制和减缓近视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清晰的视觉和近视性光学离焦都是减少眼球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人眼的视网膜分为中心视野区和周边视野区,具有不同的视觉神经细胞种类,分别负责人眼中心视野和周边视野的成像。根据相关研究,人眼视网膜中心视野区约占人眼视网膜的1/3。现有的分区控制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的眼镜并未精确考虑制成框架眼镜后中心矫正区和周边离焦控制区的面积比例,因此并不能精确对应视网膜的相关功能区,也未考虑镜框周边透光导致的镜片周边光线折射对离焦控制效果的影响,不能达到最佳的近视防控效果效果。现有技术对于中心矫正区和周边离焦控制区的面积选择和比例尚没有明确的标准,适合青少年佩戴的框架眼镜的镜片总面积大小都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中心视力矫正区的面积过小,则视野不足,影响佩戴,其面积过大,则不能保证镜片有足够的周边离焦控制区域,起不到最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区控制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的近视防控眼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区控制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的近视防控眼镜,由镜框、镜腿、镜片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为双光区镜片,所述镜片分为镜片中央光学区和镜片周边光学区,所述镜片中央光学区位于镜片中央部位,制备为圆形凹透镜,所述镜片周边光学区位于镜片周边部位,制备为凸透镜片,所述圆形凹透镜与凸透镜的光学中心重合,所述镜片中央光学区的面积B占镜片面积A的比例0.25≤B/A≤0.5,镜片周边光学区的面积C占镜片面积A的比例0.5≤C/A≤0.7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圆形凹透镜直径范围为15mm~40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中央光学区的屈光度范围为-20D~0D,镜片周边光学区的屈光度范围为+1D~+4D;所述镜片周边光学区的屈光度Φ1与镜片中央光学区的屈光度Φ2的关系为:Φ1=a1×(+4D)+a2×Φ2,a1、a2为离焦控制系数;当-3D≤Φ2≤0D时,a1=1.0,a2=0.5;当-6D≤Φ2<-3D时,a1=0.8,a2=0.25;当-14D≤Φ2<-6D时,a1=0.6,a2=0.1;当Φ2<-14D时,a1=0.25,a2=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镜片的光学中心在镜框几何中心之上,高度差大于等于0mm小于等于3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镜片中央光学区和镜片周边光学区的结合处为渐变焦结构或阶梯型变焦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镜片中央光学区的面积B镜片周边光学区的面积C的优选比值为B/C=0.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镜框的边框为全框,颜色为不透光的深色。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源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源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07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D与3D切换液晶盒
- 下一篇:适用于显微高光谱系统的均匀光源校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