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89771.7 | 申请日: | 2015-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7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洪耀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光板 注塑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面板(LCDpanel)现已广泛应用于监视器、笔记型电脑、数位相机及投影机等具成长潜力的电子产品。液晶显示器面板制造商在产生玻璃面板之后,须先结合彩色滤光片,两者封合后灌入液晶,再与液晶显示模块、驱动IC、控制电路板等组件共同组合后出售给下游的笔记型电脑、手机或LCD监视器制造商。近几年液晶显示行业飞速发展,各液晶行业厂商想尽方法让自家产品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液晶显示装置的样式和屏幕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被关注度。随着人们对液晶显示装置的外观尺寸要求越来越高,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也越来越窄。
液晶显示模组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液晶显示模组的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液晶显示模组主要由发光二极管(LED)、反射板(Reflector)、导光板(Lightguideplate)、扩散片(Diffusionsheet)、增亮膜(Brightnessenhancementfilm)及外框等组件组装而成。液晶显示源主要为侧入式BLU,结构上由侧发光LED提供光源,导光板将LED入射光传导到尾端,导光板上的网点将光路变化而使得光线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然后通过扩散片,增亮膜等光学膜材得到均匀的面光源。现有导光板的制作过程,是通过注塑的方式,通过水口注入导光板成型材料,然后冷却,并将水口处多余材料切割,形成导光板,但该方法制造的导光板,水口处注塑时会产生的应力集中,导光板容易因应力造成较大的翘曲,影响可靠性,另外,由于后期切割,容易在点亮过程中,造成水口处明显发亮现象。因此,如何提升导光板的制造工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底,第二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第二基底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第二基底之间具有成型腔,以及与所述成型腔连通的水口;其中,第一基底包括第一切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通过在第一基底设置的第一切刀,可以在导光板冷却前,即将导光板制造成型,不需要后期切割工艺,且不会因为水口与导光板成型腔形状不一致导致的应力集中,极大的提高了导光板的良品率及导光效果,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种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种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五种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六种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七种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八种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九种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注塑成型模具第一基板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理解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此描述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而仍然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的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思路的扩展,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清楚的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列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9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