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更换叶片轮轴式加热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87999.2 | 申请日: | 2015-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2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翟述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述基 |
| 主分类号: | C21D1/00 | 分类号: | C21D1/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杜森垚 |
| 地址: | 1361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更换 叶片 轮轴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成型用加热炉,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更换叶片轮轴式加热炉,属于热成型领域,具体用于高强钢板冲压件热成型生产自动线。
背景技术
汽车热成型高强钢板零件已被广泛使用,它是当今汽车轻量化最佳途径。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已能生产该自动线,但我们国家至今不能自制。目前国内的20几条自动线全部是进口的。按目前的轿车年产1000多万台计算至少需要100多条这样的生产线。(每套自动线含高速压机约7000万人民币)。国外生产的自动线大部分是隧道炉加热,也有屉柜式炉等形式的,但总体经济效益没有隧道炉好,隧道式自动线的广泛应用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劣势:
1.价格昂贵
2.使用隧道炉进行热成型,由于钢板在温度急变时会发生变形,使输送时的线接触变成点接触,因此必须满足梯度升温要求来克服温度急变引起的工件形变,隧道炉必须达到一定长度,隧道炉体积一般为15米x3米x2.5米,否则破坏了输送规律,达不到自动化的要求。
3.由于已成型的零件不能输送,所以很多复杂的冲压件在这条生产线不能实现,缩小了热成型应用范围。
4.因隧道炉加热后的零件硬度已达HRC45℃,所以压成件必须用激光修边,激光修边成本高,占成本的25%,使热成型冲压件成本过高。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套低价格多用途的自动线,生产出低成本的热成型高强板冲压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更换叶片轮轴式加热炉,可实现平板毛坯和已成型零件的连续规律输送,当零件差异大时,可快速更换叶片轮轴,造价低、体积小、能耗低,其用于高强钢板冲压件热成型生产自动线,能解决现有设备体积大、成本高、应用范围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
一种快速更换叶片轮轴式加热炉,其包括炉体28、炉盖29,还包括叶片轮轴式结构,叶片轮轴式结构包括主轴21、至少1个轮辐22、多个叶片23,主轴21水平布置,轮辐22与主轴21通过花键副连接,多个叶片23沿轮辐22圆周方向均布且与轮辐22垂直插接;主轴21两端部伸出炉体28,其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24,另一端连接滑动式轴承支座。
所述的一种高强钢板冲压件热成型生产自动线,其中,轮辐22为偶数个且沿主轴21轴向平行设置,多个叶片23中的每个叶片23垂直插接在两个相邻轮辐22上,且叶片23与其中一个轮辐22插接后焊接固定,与另一个轮辐22插接时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一种高强钢板冲压件热成型生产自动线,其中,轮辐22为4个。
所述的一种高强钢板冲压件热成型生产自动线,其中,主轴21在其外周上不与轮辐22连接的表面均包覆有隔热材料211。
所述的一种高强钢板冲压件热成型生产自动线,其中,滑动式轴承支座包括固定架25、直线导轨26和弹簧27,固定架25前端设有挡板,直线导轨26水平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主轴21端部轴承与直线导轨26滑动连接,弹簧27水平设置在固定架前端挡板和主轴端部轴承之间。
所述的一种高强钢板冲压件热成型生产自动线,其中,炉体28两端位于主轴21以上的位置为可拆卸的轻体砖30。
所述的一种高强钢板冲压件热成型生产自动线,其中,炉体28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方向与主轴21垂直。
与现有进口隧道炉式热成型自动线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快速更换叶片轮轴式加热炉可实现平板毛坯和已成型零件的连续规律输送,当零件差异大时,可快速更换叶片轮轴,造价低、体积小、能耗低。
如采用现有技术,冷冲压可以冲出的汽车零件在加热到800℃以上不能实现,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成型生产自动线能克服以上问题,使汽车上复杂的冲压件能在冷成型后再入模整形淬火,扩大了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强钢板冲压件热成型生产自动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更换叶片轮轴式加热炉主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快速更换叶片轮轴式加热炉侧视剖视图;
图4为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传送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图7为上传送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高速压机结构示意图;
图9为水冷模具镶块的结构三视图;
图10为取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述基,未经翟述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7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