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沙发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7678.2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7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少睿 |
主分类号: | A47C17/00 | 分类号: | A47C17/00;A47C17/86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刘尔才 |
地址: | 25680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沙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沙发,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沙发。
背景技术
沙发是很多家庭都会用到的家居用品,沙发的构造结构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舒适,供人们进行娱乐以及休憩。
比如人们在进行聊天,或者观看电视时,也是就是休息时,会坐在沙发上,消遣。而这时候人们通常会在伴随这些活动时,就会有零食的陪伴。通常人们会手里拿着,或者在沙发钱的茶几上摆放食品,起身来拿。无形之中,就会重复性的去拿取食物来吃,对于想要好好休息的人来说,也是件很令人讨厌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方便人们在沙发休息时取放物品方便,更加提高舒适性的新型沙发。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新型沙发,包括沙发底座,靠背,以及位于沙发底座两侧的扶手,其中,所述扶手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一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设置有一折叠杆,所述折叠杆为至少两根折叠副杆首尾依次铰接,所述折叠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铰接有托盘,所述连接部下方由销轴连接有用来托住所述托盘的托板;
折叠状态下,所述折叠副杆相继折叠入所述缺口内部,所述托盘竖立在所述扶手的外侧,所述托板转至所述连接部的下方;
伸开状态下,所述折叠副杆相继展开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伸展角度,所述托盘伸展为水平状态,所述托板转到所述托盘的下方,将所述托盘托住即可。
其中,所述托盘为方形、圆形或者多边形,所述托盘上有凹部。
其中,所述折叠副杆的长度小于所述扶手的长度。
在实际使用中,当不需要放置食物等东西时,可以将折叠副杆叠入缺口内部,把托盘竖立在扶手的外侧,这样不影响放置。当需要有物品放置时,就把折叠副杆相继拉开,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角度,方便使用,把托盘水平展开,并且用托板将托盘托住,这样就可以使用了。
缺口可以设计的小一点,并且窄一点,这样不影响沙发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也很方便,使用就将折叠杆拉出,不使用就将其收入扶手内,大大提高了人们在沙发休息的舒适性,方便取放物品,从而提高沙发的舒适度,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折叠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伸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伸开状态侧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沙发底座;2、靠背;3、扶手;4、缺口;5、折叠副杆;6、连接部;7、托盘;8、托板;9、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沙发,包括沙发底座1,靠背2,以及位于沙发底座1两侧的扶手3,其中,扶手3设置有缺口4,缺口4内设置有一固定轴9,固定轴9设置有一折叠杆,折叠杆为至少两根折叠副杆5首尾依次铰接,折叠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部6,连接部6铰接有托盘7,连接部6下方由销轴连接有用来托住托盘7的托板8;
折叠状态下,折叠副杆5相继折叠入缺口4内部,托盘7竖立在扶手3的外侧;
伸开状态下,折叠副杆5相继展开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伸展角度,托盘7伸展为水平状态,托板8转到托盘7的下方,将托盘7托住即可。
其中,托盘7为方形、圆形或者多边形,托盘7上有凹部。
其中,折叠副杆5的长度小于扶手3的长度。
可以在两侧扶手都设置这样的结构,从而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角度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少睿,未经张少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76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