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除灰器及其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6434.2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5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顾志龙;顾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志龙;顾晟华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F28F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和工业窑炉余热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除灰器及其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的尾部烟道中装有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换热器装置。
出于安全与节能的考虑,我国颁布了“锅炉安全技术安全监察规程”,其中规定:装设空气预热器的燃油锅炉应装有可靠的吹灰及灭火装置。燃煤粉锅炉在炉膛和布置有过热器、再热器的对流烟道,应装设吹灰器。为了节能,锅炉尾部都装有各种形式的换热器,但传统的墙式伸缩型吹灰器不安全,而且吹灰不完全有死角。此外,声波、激波吹灰器在多排重叠密布的换热器中波能量减弱,同样也无法吹净积灰。
如上所述,本领域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装置具有诸多缺点,例如:一、以上各种换热器的吸热表面会积聚烟火中的灰垢,导致再次燃烧爆炸引发的安全事故。二、换热结灰后,容易破坏传热效果,如积聚3mm厚的灰垢,相当于16mm厚的石棉(绝热材料)使热阻大大增加,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吸热表面会积聚灰垢,破坏传热,造成能源浪费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械除灰器及其换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机械除灰器,包括多排换热面管子,其特点在于,所述机械除灰器还包括除灰装置,所述除灰装置设置在所述多排换热面管子之间,通过所述除灰装置在所述多排换热面管子之间的往复运动,清除所述多排换热面管子表面的积灰。
较佳地,所述多排换热面管子为翅片管,所述除灰装置包括总成支架、至 少一个上角机械臂吹灰总气管、至少一个上角机械臂吹灰进气管和若干上角机械臂吹灰管;
所述翅片管设置在所述总成支架之间,所述上角机械臂吹灰总气管设置在所述总成支架的一侧,每一所述上角机械臂吹灰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上角机械臂吹灰总气管,所述上角机械臂吹灰进气管与所述上角机械臂吹灰总气管连接;
所述上角机械臂总气管通过所述上角机械臂进气管的带动旋转,使得若干所述上角机械臂吹灰管分别在相应的所述翅片管之间作扇形往复运动。
较佳地,所述除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下角机械臂吹灰总气管、至少一个下角机械臂吹灰进气管和若干下角机械臂吹灰管;
所述下角机械臂吹灰总气管设置在所述总成支架的另一侧,每一所述下角机械臂吹灰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下角机械臂吹灰总气管,所述下角机械臂吹灰进气管与所述下角机械臂吹灰总气管连接;
所述下角机械臂总气管通过所述下角机械臂进气管的带动旋转,使得若干所述下角机械臂吹灰管分别在相应的所述翅片管之间作扇形往复运动。
较佳地,所述上角机械臂总气管和所述下角机械臂总气管的旋转角度为0°-90°。
较佳地,所述上角机械臂吹灰总气管和所述下角机械臂吹灰总起管布置在所述总成支架的对角线上。
较佳地,每一所述上角机械臂吹灰管的两侧和每一所述下角机械臂吹灰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吹灰孔。
较佳地,所述上角机械臂吹灰进气管和所述下角机械臂吹灰进气管均由承压软管接入流体。
较佳地,所述流体为压缩空气、蒸汽或液体。
较佳地,所述多排换热面管子为光壁管,所述除灰装置包括牵引绳、若干除灰器刮板组件和除灰器刮板支架,所述牵引绳分别设置在所述光壁管的两侧,所述除灰器刮板支架设置在所述牵引绳上,所述除灰器刮板组件依次串联后与所述除灰器刮板支架连接,使得每两个光壁管之间具有一个所述除灰器刮板组件;
通过所述牵引绳带动所述除灰器刮板组件在相应所述光壁管之间作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机械除灰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机械除灰装置及其换热器系统能够运用于多种形式的换热器,例如光壁管子及翅片管子,而且无论是单排管子还是多排管子的正面、反面、左右二侧的积灰都能得到完全清除,不留死角。本实用新型机械除灰装置特别适用于锅炉和工业窑炉余热利用的烟道上设置的吸热面重叠密布的情况。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的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械除灰器的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械除灰器的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志龙;顾晟华,未经顾志龙;顾晟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6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