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电能回馈节能系统以及电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5770.5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远望通达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B66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电能 回馈 节能 系统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电梯电能回馈节能系统以及一种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梯系统包括通过牵引钢丝连接的配重和轿厢,在建筑物顶部设置控制柜,为了能够对轿厢运行进行准确控制,在电梯控制柜的顶部一般都会装配一个能耗制动电阻箱。
制动电阻箱用来将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消耗掉,同时为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制动力矩以便于轿厢稳定停靠。正因为这样,大量的由电梯所发出的电能白白的被发热消耗在了这个能耗电阻箱上,不仅造成了能量的浪费,而且电阻的发热也会导致电梯机房内的温度上升。当机房内装有几部电梯控制机构时,因为温度过高,通常不得不加装空调才能保证电机控制设备的正常动作,这又是一笔不小的电费开支。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何解决传统电梯在运行时存在的电能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电能回馈节能系统以及一种安装有该电梯电能回馈节能系统的电梯系统,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电能回馈节能系统,包括:
即可做动力装置又可对外发电机的电动机;
与所述电动机电气连接的变频器,所述变频器内置有用于储存电能的直流母线电容;
电能转换回馈装置,所述电能转换回馈装置具有能够将直流环节电流转换成为正弦波电流的电流转换器,所述电流转换器与所述直流母线电容电气连接,所述电流转换器可与外界电网和/或蓄电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系统,包括有配重以及轿厢,所述配重与所述轿厢通过绞绳连接,还包括有如上述的电梯电能回馈节能系统,所述电梯电能回馈节能系统包括电动机、变频器以及电能转换回馈装置,所述变频器包括直流母线电容,所述电动机上安装有绞盘,所述绞绳设置于所述绞盘上,所述电动机包括输入回路以及输出回路,所述输入回路通过所述变频器与外界电网连接,所述输出回路与所述变频器连接,所述直流母线电容与所述电能转换回馈装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系统中,所述绞绳为钢丝铰绳。
优选地,所述电能转换回馈装置具有用于与外界电网连接的接口,位于靠近所述接口的电路上设置有过载保护熔丝。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电能回馈节能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有电能供给该系统的电动机时,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动能驱动轿厢上下运动;当电梯处于非平衡状态运行(即轿厢与配重重量差别较大时),轿厢以及配重之间存在势能会通过电动机转换为电能。由电动机转换生成的电能对外输出并缓存在直流母线电容上,然后再反馈给电网或者蓄电池,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将多余能量以电能形式对外输出并储存,不仅具有节能的特点,同时热能生成量非常小,在大型电梯系统中也无需加装冷却装置,从这一点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有上述节能系统的电梯系统,当电梯处于轻载上行和重载下行时,处于发电状态,电梯产生的多余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梯变频器的直流母线的电容中。此时通过加装电能回馈装置,替代制动电阻运行。其工作原理是把变频器直流环节的电能,采用正弦波电流跟踪技术,变换成一个和电网电源同频同相位的交流正弦波,把电能反馈回电网,再生利用。以此达到电能回馈的目的,并且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回馈,有效节省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电动机1、变频器2、直流母线电容3、电能转换回馈装置4、配重5、轿厢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远望通达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远望通达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5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间断电源机柜
- 下一篇:用于变频器的过压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