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支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85346.0 | 申请日: | 2015-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7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欧宝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20/32 | 分类号: | H02S20/3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锋 |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太阳能 光伏板 支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技术。据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21世纪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由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称为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集热,将光能转换为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单晶硅、多晶硅等)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
一般太阳能光伏板放置在屋面、空地等区域,针对不同季节太阳日照强度方向的不同而调整太阳能光伏板朝向阳光照射的角度,使得在不同季节均能使太阳能光伏板产生最大的发电量,是太阳能发电技术优化运行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现有技术中,一般以固定支架为主,其安装角度为经过优化后的最佳阳光照射角度,但由于其完全固定,无法针对阳光照射的角度调节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角度,很难将太阳能光伏板的发电率发挥到最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支架系统,针对不同季节太阳日照强度方向的不同而调整太阳能光伏板朝向阳光照射的角度,使得在不同季节均能使太阳能光伏板产生最大的发电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转动杆和横梁,底座的一端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两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设有通孔,底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设于通孔中,第一限位凸起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限位第一支撑杆,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呈“U”形状,横梁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上,横梁上设有压块,横梁上设有太阳能光伏板,压块将太阳能光伏板固定于横梁上,改变第一限位凸起在通孔中的不同位置,使得转动杆转动连接在底座上,这样就可针对不同季节太阳日照强度方向的不同而调整太阳能光伏板朝向阳光照射的角度。
进一步,底座的内侧上设有第二限位凸起,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卡扣,卡扣卡紧于第二限位凸起上,实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上,这种连接方式方便简单,而且稳定性高。
进一步,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两根横梁,两根横梁平行设置,增加太阳能光伏板于横梁上的牢固性。
进一步,横梁上设有六角螺栓,六角螺栓通入到转动杆,实现横梁固定连接于转动杆上,这种连接方式方便简单,而且稳定性高。
进一步,六角螺栓与横梁之间设有止动垫片,防止六角螺栓在横梁上出现松动现象,增加了六角螺栓与横梁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止动垫片呈“U”形状,止动垫片的两侧贴紧横梁的内侧,使得止动垫片卡紧在横梁中,止动垫片上的两侧作用力可以分担在横梁上。
进一步,压块包括锁紧部和卡紧部,锁紧部设于横梁中,通过锁紧部的锁紧作用,卡紧部卡紧太阳能光伏板的板面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欧宝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欧宝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5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耕刀
- 下一篇:一种动力与控制单元橇及其连续油管作业橇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