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热透气棉纱巾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5177.0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9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熊赶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明达漂染厂 |
主分类号: | A41D23/00 | 分类号: | A41D23/00;B32B9/02;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透气 棉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纱针织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热透气棉纱巾。
背景技术
棉纱巾舒适且保暖性好,阳光强烈时也能够用于防晒,但是现有棉纱巾透气性差,隔热效果差,在夏天使用时会影响舒适度,因此,需要实用新型一种隔热透气的棉纱巾以便用于防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热透气棉纱巾,能够针对现有纱巾透气性差且隔热效果差的缺点,对纱巾增加了芳香族聚酰胺真丝混纺里料,能够增强纱巾的隔热性和透气性,增加棉纱巾在天热及日照强烈时的舒适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隔热透气棉纱巾,包括真丝棉混纺漂染纱、微胶囊、耐光剂以及芳香族聚酰胺真丝混纺里料,所述真丝棉混纺漂染纱为双层结构矩形状方巾,所述微胶囊均匀涂布于真丝棉混纺漂染纱内层表面,所述耐光剂分别设置于微胶囊内以及芳香族聚酰胺真丝混纺里料上下表面,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真丝混纺里料中含有至少59%以上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和41%左右的真丝纤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真丝混纺里料在光照条件下张力强度至少维持3年,当表面耐光剂损耗时可通过定期挤压微胶囊释放出储备在微胶囊内的耐光剂并作用于芳香族聚酰胺真丝混纺里料表面以实现对张力强度延缓损耗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微胶囊具有实现3年以上耐光剂补充容量的耐光剂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热透气棉纱巾,能够针对现有纱巾透气性差且隔热效果差的缺点,对纱巾增加了芳香族聚酰胺真丝混纺里料,能够增强纱巾的隔热性和透气性,增加棉纱巾在天热及日照强烈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热透气棉纱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隔热透气棉纱巾,包括真丝棉混纺漂染纱1、微胶囊2、耐光剂3以及芳香族聚酰胺真丝混纺里料4,所述真丝棉混纺漂染纱1为双层结构矩形状方巾,所述微胶囊2均匀涂布于真丝棉混纺漂染纱1内层表面,所述耐光剂3分别设置于微胶囊2内以及芳香族聚酰胺真丝混纺里料4上下表面,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真丝混纺里料4中含有至少59%以上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和41%左右的真丝纤维。
其中,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真丝混纺里料4在光照条件下张力强度至少维持3年,当表面耐光剂3损耗时可通过定期挤压微胶囊2释放出储备在微胶囊2内的耐光剂3并作用于芳香族聚酰胺真丝混纺里料4表面以实现对张力强度延缓损耗的效果。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延长芳香族聚酰胺对纱巾隔热透气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微胶囊2具有实现3年以上耐光剂3补充容量的耐光剂3储量。通过上述方式,保证了纱巾隔热透气效果的持续有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透气棉纱巾,能够针对现有纱巾透气性差且隔热效果差的缺点,对纱巾增加了芳香族聚酰胺真丝混纺里料4,能够增强纱巾的隔热性和透气性,增加棉纱巾在天热及日照强烈时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中区甪直明达漂染厂,未经苏州市吴中区甪直明达漂染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51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