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HF/UHF宽带全向单极子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5102.2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0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任辉;王亚亮;张喆;马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特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4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hf uhf 宽带 全向 单极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HF/UHF宽带全向单极子天线。
背景技术
随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不仅需要带宽比为4.7:1的全向天线,而且希望天线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
现有专用无线通信领域使用的VHF/UHF全向天线,其结构通常采用不锈钢金属管焊接制造的变形双锥对称振子来实现。这类天线通常重量较大,并且占用空间大,高度>1米,重量>15kg;同时高频段由于垂直而方向图裂瓣,造成水平面增益下降,并且带宽比只能到3.7:1,并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VHF/UHF宽带全向单极子天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同轴插座、内部为空腔的底座和单极子辐射体;同轴插座设置在底座侧壁上,底座上设置开有中心孔的接地板,接地板上设置有绝缘材料盘,单极子辐射体下端固定在绝缘材料盘上,单极子辐射体顶端通过金属圆盘固定有加载电容帽;单极子辐射体下部设置有双锥形金属套筒;底座内腔设置有同轴馈线,同轴馈线前端穿过中心孔并将外导体与接地板连接,前端内导体与单极子辐射管连接,同轴馈线后端与同轴插座连接;
单极子辐射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多段金属管,各金属管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支撑加载电容帽的绝缘支撑,绝缘支撑两端分别与接地板和电容帽内金属盘铆接固定。
进一步的,双圆锥金属套筒包括嵌套在单极子辐射管上的内圆锥金属套筒和外圆锥金属套筒,外圆锥金属套筒与接地板连接,内圆锥金属套筒与绝缘材料盘连接。
进一步的,外圆锥金属套筒通过螺丝与接地板固定连接,内圆锥金属套筒通过环氧树脂AB胶与绝缘材料盘粘接固定。
进一步的,单极子辐射管包括呈上下结构设置的第一金属管和第二金属管,第一金属管直径大于第二金属管直径。
进一步的,加载电容帽与接地板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同轴馈线采用50Ω的同轴馈线。
进一步的,所述加载电容帽外侧还设置有天线罩,天线罩下端与接地板铆接固定。
进一步的,天线罩下端与接地板固定处还设置有防水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在底座上上设置接地板,在接地板上设置绝缘材料盘,将单极子辐射体固定在绝缘材料盘上,在单极子辐射体顶端设置加载电容帽,下部设置双锥形金属套筒,并设置单极子辐射体为相互连接的多段金属管,各金属管由上至下直径依次减小,将本天线实现宽带比为4.7:1。并且本天线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方便安装。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绝缘支撑,保证加载电容帽与接地板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内圆锥金属套筒和外圆锥金属套筒,进一步为天线实现宽带比为4.7:1提供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天线驻波(VSWR)曲线;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天线VHF频段的增益方向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天线UHF频段的增益方向图;
其中:1为天线罩;2为加载电容帽;3为第一金属管;4为第二金属管;5为金属圆盘;6为接地板;7为外圆锥金属套筒;8为内圆锥金属套筒;9为绝缘材料盘;10为底座;11为同轴馈线;12为同轴插座;13为绝缘支撑;14为电容帽内金属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包括同轴插座12、内部为空腔的底座10和单极子辐射体;同轴插座12设置在底座10侧壁上,底座10上设置开有中心孔的接地板6,接地板6上设置有绝缘材料盘9,单极子辐射体下端固定在绝缘材料盘9上,单极子辐射体顶端通过金属圆盘5固定有加载电容帽2;单极子辐射体下部设置有双锥形金属套筒,双圆锥金属套筒包括嵌套在单极子辐射管上的内圆锥金属套筒8和外圆锥金属套筒7,外圆锥金属套筒7与接地板连接,内圆锥金属套筒8与绝缘材料盘9连接。外圆锥金属套筒7通过螺丝与接地板6固定连接,内圆锥金属套筒8通过环氧树脂AB胶与绝缘材料盘9粘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特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特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5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式端面驱动顶尖
- 下一篇:机械夹固车刀可调整断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