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电力双动力机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3043.5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1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曾世华;袁波;齐志刚;李斌;仲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7/04 | 分类号: | B61C7/04;B61C17/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 电力 动力 机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动力机车,尤其涉及一种内燃电力双动力机车。
背景技术
首先,在一些没有接触网的山谷、海岸线、矿区、港口,当机车从电气化区段开往非电气化区段,电力机车需要更换为内燃机车牵引。而内燃电力双动力机车牵引可以实现在电气化和非电气化之间不需要更换列车,非常灵活。其次,据目前调研情况,在新疆的某些区域线路上,由于天气变化异常,极端恶劣天气、风力巨大时,单一的电力机车被迫降下受电弓,否则可能被刮伤、破坏,这种情况下,机车只能停机,停止担当牵引任务。而双动力机车可以使用内燃动力来牵引,可以继续担当完成牵引任务,当环境正常后,机车又可以重新使用电力牵引或同时发挥内燃和电力双动力牵引。
在国内轨道装备领域,混合动力机车为燃料蓄电池动力;或者混合动力为电力接触网动力和蓄电池动力;或者双动力为大柴油机和小柴油机的组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内燃电力双动力机车。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车体和下车体,上车体由司机室、辅助室、动力室、冷却室、主变流器室、电气室组成,下车体由悬挂式燃油箱、总风缸、主变压器和转向架构成;所述司机室后端设有辅助室、动力室、冷却室,电气室与冷却室之间设有主变流器室,所述悬挂式燃油箱两端各设有一个总风缸,悬挂式燃油箱一侧设有主变压器,悬挂式燃油箱另一侧设有一个转向架,悬挂式燃油箱上设有蓄电池,上车体与下车体之间设有车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司机室内前端设有操纵台,两侧各设有1个司机座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辅助室内前端设有电器柜一,后端设有牵引电机通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动力室内设有柴油机和主发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动力室内上部设有膨胀水箱、车体通风机和电阻制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冷却室内上部设有散热器和冷却风扇;下部设有两台空气压缩机组和空气干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主变流器室内左侧设有主变流柜一和冷却塔一,右侧设有主变流柜二和冷却塔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电气室内左侧设有第三方设备柜、控制电源柜和电器柜二;右侧设有制动柜、风源柜和工具柜,工具柜上面设有微波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款内燃-电力双动力机车填补了国内轨道装备领域此类型双动力模式的空白,既可以在干线、支线运行,也可以在矿区、港口、站段担当牵引和调车任务。内燃电力双动力机车在电气化线路既可以实现电力牵引,也可以实现内燃牵引;在非电气化线路上可实现内燃牵引,并且牵引列车在电气化和非电气化之间不必更换车头。在这种模式下,提高了机车的运用可靠性,增强了机车运用便捷性。通过软件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柴油机的燃油效率,使机车更加经济、环保,同时,降低了机车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左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右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左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右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车体,2、司机室,3、电器柜一,4、辅助室,5、电阻制动装置,6、动力室,7、排烟囱,8、通风机,9、膨胀水箱,10、冷却风扇,11、散热装置,12、冷却室,13、主变流器室,14、主变流器,15、受电弓,16、电气室,17、下车体,18、转向架,19、主发电机,20、总风缸,21、燃油箱,22、蓄电池,23、空气干燥器,24、空气压缩机组,25、主变压器,26、冷却塔一,27、主变流器器,28、第三方设备柜,29、控制电源柜,30、电器柜一,31、工具柜,32、微波炉,33、风源柜,34、制动柜,35、冷却塔二,36、主变流器二,37、柴油机,38、牵引电机通风机,39、司机座椅,40、操纵台,41、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3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