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拉杆系统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2927.9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7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宁忠翼;杨小见;杨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00 | 分类号: | B62D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拉杆 系统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转向拉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拉杆系统布置结构,适用于低驾驶区客车,且能改善车辆性能。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提高乘客上车的方便性,便于老弱病残孕能够快速登上客车(特别是城市客车),许多客车制造商开始设计低驾驶区客车,甚至一级踏步客车,这就要求客车的前悬较低。而目前,多级踏步客车的车架前悬部分都较高,转向拉杆系统的布置如下:为便于设计转向机支架,转向机一般与车架基本等高布置,垂臂朝下布置,再连接转向直拉杆,俗称“垂臂下置式”转向机拉杆系统。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518341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11月07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重型汽车转向系统,其左侧转向器装置包括转向器支架、转向器、第一转向垂臂、第一转向直拉杆和前桥上左侧转向节臂,转向器安装在转向器支架上,通过第一转向垂臂、第一转向直拉杆和前桥左侧转向节臂连接。该结构同样采用下置式垂臂,对于低驾驶区客车,特别是一级踏步客车的前悬部分降低后,如果转向机和转向垂臂随之降低,必然会影响汽车的接近角,甚至汽车的通过性无法满足要求;另外,如果转向垂臂接转向直拉杆端太低,会使转向直拉杆前端低后端高,转向直拉杆前后端连线与前桥后倾角相差太大,增加汽车的前桥跳动干涉量,造成前轮摆振或跑偏、回正差。因此,该转向拉杆系统无法满足低驾驶区客车,特别是一级踏步客车的布置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满足低驾驶区客车布置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低驾驶区客车的转向拉杆系统布置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向拉杆系统布置结构,包括转向机、转向机支架、转向垂臂、转向直拉杆,所述转向机固定在转向机支架上,且转向机依次通过转向垂臂、转向直拉杆与前桥上节臂相连;
所述转向垂臂为上置式结构,其上端与转向直拉杆相连,下端与转向机的输出轴相连。
所述布置结构还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扭腿、第二扭腿,该第一扭腿、第二扭腿的两端均分别与车架前纵梁、车身侧围固定连接,第一扭腿、第二扭腿的顶部分别连接有第一竖梁、第二竖梁,第一竖梁的上端通过小纵梁与第二竖梁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机支架为平板结构,其周边与第一扭腿、第一竖梁、小纵梁、第二竖梁、第二扭腿围合成的П型框相配合,且转向机支架上开设有转向机安装孔、转向机输出轴穿经孔。
所述转向机支架与П型框焊接,且转向机支架与П型框的配合处设置有多个折弯边。
所述车架前纵梁低于前桥车架纵梁设置,且车架前纵梁的后端与前桥车架纵梁的前端搭接形成Z字形阶梯结构。
所述第一扭腿与车架前纵梁的连接处、第二扭腿与车架前纵梁的连接处、第一竖梁与第一扭腿的连接处、第二竖梁与第二扭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块。
所述加强块为中空三角体结构。
所述第一扭腿、第一竖梁、第二扭腿、第二竖梁、车架前纵梁、前桥车架纵梁、小纵梁为方管梁或槽型梁。
转向机的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一万向节叉、下轴、第二万向节叉与转向柱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拉杆系统布置结构中转向垂臂为上置式结构,其上端与转向直拉杆相连,下端与转向机的输出轴相连,该布置方式一方面可有效降低转向机以及车架前悬部分的高度,以适应低前悬的布置特点,从而满足低驾驶区客车,特别是一级踏步客车的布置需求,另一方面,可避免对汽车接近角的影响,提高汽车的通过性,同时,该布置方式还能使转向直拉杆的前端高于后端,前、后端的连线接近前桥后倾角度,有助于减少前桥跳动干涉量,减缓前轮摆振及跑偏,改善汽车的转向回正性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满足低驾驶区客车的布置需求,而且还能改善车辆的通过性、转向回正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拉杆系统布置结构中转向机支架为平板结构,其周边与第一扭腿、第一竖梁、小纵梁、第二竖梁、第二扭腿围合成的П型框焊接,即将转向机支架固定在扭腿和纵梁上,该固定方式牢固可靠,同时,转向机支架上开设有转向机安装孔、转向机输出轴穿经孔,该转向机安装孔可根据转向机的布置倾斜角度设计,不仅能使转向柱上下万向节叉的夹角及差值尽量小,有利于确保方向盘、转向机输入轴转动角速度的一致,提高转向效果,而且不会增加零件成本,灵活性好,使用范围广。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不仅牢固可靠,而且有利于提高转向效果,灵活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29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用转向接头
- 下一篇:汽车及其转向柱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