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挤压用二维高频颤振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1970.3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5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华;占伟涛;王志恒;鲍官军;胡新华;张培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义乌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21C25/02;B06B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二维 高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挤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冷挤压用二维高频颤振方法及其模具。
背景技术
冷挤压是在不破坏金属的前提下使金属体积作出塑性转移,达到少无切屑或无切削而使金属成形,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加工方式,冷挤压具有材料消耗少、生产效率高,力学性能优越,可成形复杂形状零件等优点。随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高精度、形状复杂的汽车零部件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机加工比较困难、加工成本较高的零件,如圆柱直齿轮、圆柱螺旋齿轮和花键轴等,也要求直接通过冷挤压成形方式实现;然而,在冷挤压此类零件时,由于其本身形状较为复杂,材料在室温下流动应力又较高,同时模具与坯料之间的摩擦力也阻碍着金属坯料的流动,导致齿形充填不饱满以及最后阶段的挤压力过高,使得对压力机的吨位以及模具寿命等要求更加严苛。
为了降低摩擦力和变形抗力,人们尝试着在金属塑性成形中引入振动,也就是对被成形坯料或者模具施加一定频率和振幅的轴向振动,在振动中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国内外学者对此做过大量研究,发现振动塑性加工能大幅度降低成形过程中的变形抗力并附带其他对产品有利的影响,如降低材料的流动应力,减少模具与工件间的摩擦力以及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和更高的尺寸精度等。因此这一技术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振动激励的主要形式有:功率超声、机械式、电磁式、液压式等,其中功率超声应用最广泛。然而功率超声具有输出功率有限,通常为1~2kW,因此产生的激振力小,不适合冷挤压加工;机械式激振结构简单,输出激振力大,但上限频率低,振幅和频率调节困难;电磁式激振装置能产生复杂的振动波形,同时受到固有磁饱和限制,不易获得较大激振力,加之设备结构复杂,振幅有限和需要额外的冷却装置。因此,所述几种装置均不适用于“难成形零件”的振动挤压。
基于液压驱动的振动方式能提供足够大的激振力,其中一种冷挤压用二维高频颤振模具的颤振施加方式为在同一平面上分别沿X轴、Y轴分别施加颤振,这种方式的两个方向上的颤振运动易造成干扰,这对冷挤压振动加工的实际研究和应用造成一定的阻碍和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的冷挤压模具不能实现“难成形零件”的冷挤压成形、尺寸精度不能满足要求及现有的二维高频颤振冷挤压模具的颤振施加方式易在两个方向上造成干扰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提供足够大的激振力、较高的振动频率、两个方向互不干扰的一种新型的冷挤压用二维高频颤振方法及其模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目的:一种冷挤压用二维高频颤振模具,包括成型机构、X轴颤振发生机构和Y轴颤振发生机构;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上模板、凸模法兰连接块、凸模固定块、凸模、凹模、下凸模、凹模固定块、凹模座、凹模法兰连接块、下模板、顶料片和顶料杆,所述凸模安装在所述凸模固定块内,所述凸模固定块通过螺栓与正上方的凸模法兰连接块和上模板连接;所述凹模安装在所述凸模正下方的凹模固定块内,所述凹模与正下方的所述凹模座接触,所述凹模座与正下方的凹模法兰连接块接触,所述凹模固定块通过螺栓与正下方的凹模法兰连接块和下模板连接;所述顶料片为截面为圆弧形的长条,所述顶料片安装在下凸模和凹模座的通孔内,所述顶料杆安装在凹模法兰连接块和下模板的中心孔内,所述顶料杆的上端与所述顶料片连接;
所述X轴颤振发生机构和Y轴颤振发生机构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X轴颤振发生机构包括左X轴颤振发生器和右X轴颤振发生器,所述Y轴颤振发生机构包括前Y轴颤振发生器和后Y轴颤振发生器,所述左X轴颤振发生器、右X轴颤振发生器对称分布在顶料杆左右两侧的下模座上,所述前Y轴颤振发生器和后Y轴颤振发生器对称分布顶料杆前后两侧的下模座上;所述左X轴颤振发生器、右X轴颤振发生器、前Y轴颤振发生器和后Y轴颤振发生器的颤振头均与下模板连接;所述左X轴颤振发生器、右X轴颤振发生器、前Y轴颤振发生器和后Y轴颤振发生器的底部均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座上。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颤振发生器均包括缸筒底座、缸筒、活塞、活塞杆和缸筒顶盖,所述缸筒底座和缸筒顶盖焊接在缸筒的上下两端,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缸筒顶端,所述活塞杆与活塞的上端靠轴肩定位,所述活塞杆与活塞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缸筒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座上,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连接下模板。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和缸筒顶盖之间依次设有防尘圈、组合密封圈和支撑环。采用该方法实现了动密封,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密封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义乌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义乌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1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带平整机的防颤辊
- 下一篇: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