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轴头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1944.0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2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时栋;侯顺轶;孙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5/14 | 分类号: | B21B3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许向彤;陈英俊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扁轴头锁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扁轴头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轧机在轧制过程中,电机通过联轴器驱动传动辊工作,从而对带钢进行轧制。在轧机的工作过程中,传动辊的扁轴头与联轴器固定连接,从而将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传动辊。在工作过程中,传动辊与联轴器之间不能有轴向相对滑动。此外,由于轧机在轧制过程中传动辊面会磨损,所以需要定期更换传动辊。而在更换传动辊的过程中,又需要传动辊能够容易地与联轴器脱开。现有技术中的锁紧机构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并且加工成本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扁轴头的锁紧装置,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固定住传动辊保证联轴器与传动辊的扁轴头之间没有相对滑动,并且在更换传动辊时能够容易地使扁轴头从联轴器脱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扁轴头锁紧装置,该装置能在轧机工作时固定住传动辊,同时在换辊时又能使传动辊与联轴器脱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扁轴头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轴头锁紧装置包括:锁紧销,锁紧销设置在联轴器的孔洞中,并且锁紧销上具有凹槽;限位器,锁紧销也设置在联轴器的孔洞中,并且限位器位于锁紧销的一端,用于限定锁紧销的移动;弹性构件,弹性构件也设置在联轴器的孔洞中,并且弹性构件位于锁紧销的另一端,锁紧销能够在弹性构件的弹力下移动到与限位器接触的位置;其中,当锁紧销在联轴器的孔洞中移动使得凹槽与扁轴头对准时,扁轴头经过凹槽从联轴器中脱开,当锁紧销在联轴器的孔洞中移动使得凹槽不与扁轴头对准时,锁紧销将扁轴头锁定在联轴器上。
此外,联轴器的孔洞设置为多个,每个孔洞中分别设置有弹性构件、锁紧销和限位器。
此外,联轴器的孔洞为两个,两个孔洞朝相反的方向开设,并且弹性构件、锁紧销、限位器按照相反的顺序分别布置在这两个孔洞中。
此外,锁紧销的凹槽设置在锁紧销上靠近扁轴头的一侧。
此外,锁紧销上设置有键,并且联轴器的孔洞上开设有沿锁紧销的轴向方向的沟槽,设置在锁紧销上的键能够在沟槽中轴向滑动。
此外,联轴器的孔洞在靠近弹性构件的一端留有气孔。
此外,扁轴头锁紧装置还包括顶杆油缸,顶杆油缸位于联轴器外侧,顶杆油缸对准锁紧销且靠近限位器,当顶杆油缸伸出时,推动锁紧销。
此外,当顶杆油缸收缩时,锁紧销通过弹性构件的弹力朝向限位器移动。
此外,弹性构件是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扁轴头锁紧装置能在正常工作时锁紧扁轴头,在更换扁轴头时容易使扁轴头与联轴器脱开。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扁轴头锁紧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且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扁轴头锁紧装置在锁紧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扁轴头锁紧装置在脱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扁轴头锁紧装置的截面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扁轴头锁紧装置在锁紧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扁轴头锁紧装置在脱开状态下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扁轴头锁紧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扁轴头锁紧装置包括:弹性构件2、锁紧销3、限位器5,依次设置在联轴器7上开设的孔洞中。限位器5设置在锁紧销3的一端,弹性构件2设置在锁紧销3的另一端。限位器5用于限定锁紧销3的移动范围,并且弹性构件2弹性地支撑锁紧销3。
例如,在图1的联轴器7的上部的孔洞中,限位器5用于限定锁紧销3向右移动的范围,并且弹性构件2弹性地支撑锁紧销3,使锁紧销3的一端与限位器5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1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轧棒材、线材预水冷却装置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集中传动线棒材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