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V法铸造工艺的模板、抽气室及V法铸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1939.X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7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岳成平;张建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同高复合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4 | 分类号: | B22C7/04;B22C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铸造 工艺 模板 抽气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V法铸造工艺的模板、抽气室及V法铸造系统。
背景技术
V法真空造型是继机械造型和化学造型之后的第三代造型方法,具体过程为,准备好带有抽气室的模具,模具上有透气孔可以直接与抽气室的真空管相连接,将EVA薄膜放置在烘膜器下加热到软化状态,通过模具上的透气孔,将真空作用于软化的塑料薄膜,使之与模具紧密贴覆,将负压砂箱放置在模具上,砂箱被干砂充满,通过振动设备使干砂获得最大密度,砂型顶部再覆上一层密封薄膜,对砂箱抽真空,造成砂型内外压差,使干砂得到紧实,同时释放模具抽气室真空,并通入压缩空气反吹,将砂型与模具分开,用同样的方法生产下型,将上型与下型合型,准备浇铸,待铸件冷却定型后,去除真空,取出铸件。
目前国内不少厂家生产的铸件都是单件小批量性质,也就是说所生产的铸件类型比较多,一方面需要开大量模具,另一方面模具的储存和更换也比较麻烦,由于铸件是单件小批量,不可能采用永久模具,只能采用通用的抽气室和模板,将模具一件一件的固定在通用模板上,然后将模板镶嵌在抽气室上部,采用这种方法,有着不少弊端,例如抽气室与模板贴合不紧,造成漏气,模板 与抽气室,模具与模板的定位精度不高,造成成品报废的情况屡见不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V法铸造工艺的模板,该用于V法铸造工艺的模板解决了传统的抽气室和模板之间贴合不紧,配合精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V法铸造工艺的模板及抽气室,包括铝合金钢板本体,所述铝合金钢板本体上纵横方向均分布有定位线,该铝合金钢板本体边缘上分别设置有模板沉头螺钉孔和模板定位孔;所述纵横方向上分布的定位线将所述铝合金钢板本体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方格。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线均匀分布,纵向或横向相邻两条定位线之间的距离为50-150mm。
作为优选,所述正方形方格的一边上设置有排气塞孔,排气塞孔上装有排气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抽气室。
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气室,该抽气室与上述用于V法铸造工艺的模板相配合,该抽气室为方形,所述抽气室边缘上设置有抽气室沉头螺钉孔,室内纵横交错分布有槽钢条,两边对称布置两个模板定位销,两边向外凸出处设置有砂箱定位销。
作为优选,所述四周焊接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V法铸造系统。
技术方案是:一种V法铸造系统,该V法铸造系统包括上述用于V法铸造 工艺的模板和抽气室,所述模板盖在所述抽气室上。
作为优选,所述V法铸造系统还包括模板上表面橡胶垫和/或密封橡胶垫。
作为优选,所述模板上表面橡胶垫盖在所述用于V法铸造工艺的模板上,所述密封橡胶垫放置在所述抽气室上。
作为优选,所述模板上表面橡胶垫为中空框形,四边框为橡胶条,边框上分布有模板上表面橡胶垫通孔;所述密封橡胶垫为框形,四边框为橡胶条,框内还纵横交错分布有橡胶条,密封橡胶垫边框上分布有密封橡胶垫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板直接扣在抽气室上面的定位方法,并于模板上表面每隔一段距离画出一定深度的刻画线,方便模具定位,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板的二维图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抽气室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抽气室的侧视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抽气室与模板的装配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模板上表面橡胶垫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橡胶垫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槽钢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8所示,一种用于V法铸造工艺的模板,包括铝合金钢板本体12,该铝合金钢板本体12上每相邻100mm设置有1条定位线5,以方便模具定位。铝合金钢板本体12边缘上分别设置有模板沉头螺钉孔3和模板定位孔4。
定位线5上用铣刀铣出约0.5mm深,宽度1mm的倒锥形刀痕,纵横方向的定位线5将模板划分成多个正方形方格,于每个正方形方格的一边打排气塞孔,加上排气塞2,既方便合箱时更好的贴合,也方便抽气时薄膜更好的贴合在模板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同高复合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同高复合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1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板栅快速浇注模
- 下一篇:一种新型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