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1788.8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彬;李力秀;刘科慧;王东军;张鹏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B01D51/02 | 分类号: | B01D51/02;B01D45/02;B01D4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张永明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分离器,属于容器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天然气的集输处理过程中,天然气脱油脱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常规卧式高效分离器,一种是在容器中部设置蛇形板聚结装置,分离出的气体含液量较多,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另一种是在容器气出口设置圆盘形丝网除沫装置,虽然处理后的气体质量可以达到要求,但对于处理大气液比的工况,高效分离器直径需要大大增加,投资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克服现有高效分离器分离的气体质量不达标、投资高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分离器。
一种高效分离器,壳体连接有人孔、安全阀口、气出口、气液入口、排污口、油水出口;壳体的内腔连接入口分离装置、聚结器装置、除沫装置、隔板、水室溢流挡板、锯齿形溢流挡板,锯齿形溢流挡板连接隔板;气液入口连接在入口分离装置的内腔,水室溢流挡板连接在锯齿形溢流挡板与隔板隔开的内腔,除沫装置与气出口连接;鞍式支座支撑连接壳体。
进一步地,包括壳体,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气液入口,第二端设置有气出口和油水出口;壳体的内腔中沿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入口分离装置、聚结器装置、除沫装置。
进一步地,气液入口连接与入口分离装置的内腔连接,除沫装置与气出口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隔板和锯齿形溢流挡板,锯齿形溢流挡板自壳体的内腔底部向上延伸到壳体的中部,隔板自锯齿形溢流挡板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向壳体的第二端延伸,与锯齿形溢流挡板一起从壳体的内腔中隔离出一个单独的空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室溢流挡板,水室溢流挡板竖直地设置在单独的空间中,将单独的空间分成上部连通的沿壳体的轴向布置的两个子空间。
进一步地,除沫装置位于隔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壳体上还设置有人孔和安全阀口,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连接壳体的鞍式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对高效分离器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一级入口预分离装置、二级蛇形板聚结装置加三级V型布置的除沫装置组合结构,实现对油气水高效分离,能有效去除99%的8um以上的液滴。高效分离器出口处采用V型布置的除沫装置与常用的圆盘形丝网除沫装置相比,大大增加了气体的流通面积和处理规模,提高了高效分离器分离效率,降低了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分离器,壳体1连接有人孔6、安全阀口4、气出口8、气液入口2、排污口14、油水出口10;壳体1的内腔连接入口分离装置3、聚结器装置5、除沫装置7、隔板9、水室溢流挡板12、锯齿形溢流挡板13,锯齿形溢流挡板13连接隔板9;气液入口2连接在入口分离装置3的内腔,水室溢流挡板12连接在锯齿形溢流挡板13与隔板9隔开的内腔,除沫装置7与气出口8连接;鞍式支座11支撑连接壳体1。
油气水混合物由高效分离器一端的入口经初分离装置进入到设备的预分离段,将大部分液相分离出来;经过预分离处理的气体通过位于气相空间顶部的两段气液聚结器,气体中的小液滴聚结成大液滴并从气体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气液两相进行进一步的分离。
分离出的气体进入位于高效分离器出口处的V型布置的除沫装置,气体通过V型布置的高效除沫装置对分离出来的气相进行二次分离,保证气出口的质量。该高效分离器能有效去除99%的8um以上的液滴,净化后的气体由气出口排出。
预分离后的液体则在液相空间内因密度差产生油水分层,上层油经过锯齿形堰板进入油室,下层水则通过挡板底部开孔经水室堰板进入水室并分别由油水出口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17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气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铝铸造车间的除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