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工绳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1446.6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2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长;李茂宝;李航宇;李茂巨;李茂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1/04 | 分类号: | D07B1/04;D07B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绳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绳缆,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海工绳缆。
背景技术
海工绳缆是运用在海洋工程机械中,在海洋工程运用中起这非常重要的作用,且由于海工绳缆的运用环境在海洋中,导致对海工绳缆的要求非常的严格,而目前市场上的绳缆基本为了满足基本运用效果,保证牢固性,导致在需要大拉力的场所中,如港口拖带、油轮、沥青船、化工品船、大型散货船舶,经常需要使用多条非常粗大的绳缆拖拉作业,且使用长度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牢固、不易断裂的海工绳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工绳缆,包括外包层、内层,所述外包层由外包绳双层编织而成,所述外包绳由涤纶捻成,所述内层由多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多股抗拉绳组成,所述抗拉绳由涤纶、尼龙与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捻成,所述外包层与内层之间设有滤过带,所述滤过带缠绕在内层外圆周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内层由12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2股抗拉绳双层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内层由12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12股抗拉绳交错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内层由24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2股抗拉绳双层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内层由24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12股抗拉绳交错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外包绳内混合捻有尼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主要由涤纶捻成的外包绳具有较好的耐磨与耐腐蚀性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外包层的耐磨与耐腐蚀性,从而外包层能有效的避免了内层受到外界磨损与腐蚀,有效的提高了使用的寿命,且由于内层主要由涤纶、尼龙与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强度高达30.8cN/dtex,强度是化纤中最高的,又具有较好的耐磨、耐冲击、耐腐蚀、耐光等优良性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绳缆整体的抗拉强度,且由于与涤纶与尼龙同时使用,当涤纶、尼龙与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组成抗拉绳时,有效的提高了抗拉绳的强度,且还耐磨与耐腐蚀,适合高强度的作业,滤过带有效的将外包层与内层相隔开,由于外包层与内层的结构与材料不同,导致外包层与内层之间的拉伸率也不同,由于海洋工程中绳缆使用需要承受巨大的拉力,导致外包层与内层产生不同的拉伸量,而滤过带隔开外包层与内层,有效的避免外包层与内层受到不同的拉伸量而产生相互的磨损,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工绳缆实施例的2股抗拉绳双层编织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海工绳缆实施例的12股抗拉绳交错编织结构图。
附图标记:1、外包层;2、内层;3、滤过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海工绳缆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海工绳缆,包括外包层1、内层2,所述外包层1由外包绳双层编织而成,所述外包绳由涤纶捻成,所述内层2由多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多股抗拉绳组成,所述抗拉绳由涤纶、尼龙与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捻成,所述外包层与内层之间设有滤过带,所述滤过带缠绕在内层外圆周侧壁上。
内层2由12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2股抗拉绳双层编织而成。
内层2由12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12股抗拉绳交错编织而成。
内层2由24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2股抗拉绳双层编织而成。
内层2由24股承载绳交错编织而成,所述承载绳由12股抗拉绳交错编织而成。
主要由涤纶与尼龙混合捻成的外包绳具有较好的耐磨与耐腐蚀性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外包层1的耐磨与耐腐蚀性,从而外包层1能有效的避免了内层2受到外界磨损与腐蚀,有效的提高了使用的寿命,且由于内层2主要由涤纶、尼龙与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强度高达30.8cN/dtex,强度是化纤中最高的,又具有较好的耐磨、耐冲击、耐腐蚀、耐光等优良性能,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绳缆整体的抗拉强度,且由于与涤纶与尼龙同时使用,当涤纶、尼龙与纤维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组成抗拉绳时,有效的提高了抗拉绳的强度,且还耐磨与耐腐蚀,适合高强度的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1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纸用浆渣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