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凹槽路缘石平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1445.1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8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科;王维松;李建红;蒋岸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槽 路缘石平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交通领域,具体是一种带凹槽路缘石平石,主要应用于车行道路缘石。
背景技术
一场小雨,城市道路中车行道路面积水几乎随处可见,特别是车行道路缘石附近积水更是常见。路面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导致雨水下渗路基,减少车行道使用寿命,影响行车安全,是城市道路“不大不小”的病痛。
由于路缘石平石为道路横断面上横坡最低位置处,形成这种车行道路缘石附近常常积水,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由于施工粗糙,收水井井面稍高于周围平石或与平石平齐,导致收水不畅;
2、城市道路纵坡方向一般坡度较小(最小0.3%),而横向坡度较大(1.5%~2%),车行道雨水通过横坡排至路面横向的低点即平石位置,纵向雨水收水井一般约30m一处,且纵坡坡度较小,收水井纵向收集雨水效果缓慢,造成平石一侧长久积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道路横向坡度较大,收水井纵向收集雨水效果缓慢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凹槽路缘石平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凹槽路缘石平石,包括位于沥青混凝土层和侧石之间的平石基体;所述侧石和平石基体铺设有混凝土,在平石基体上、隔一定距离设有收水井;所述平石基体上表面开有纵向的弧形凹槽。
其进一步是:在所述收水井上方的各平石基体之间留有流水缝隙。
在所述收水井上方的各平石基体上开有贯通上下表面的通孔。
在所述收水井上方的各平石基体的两端开有相对应的上下向沉槽。
所述平石基体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加工成型的石块。
所述平石基体宽30cm,高15cm;所述弧形凹槽是半径为14.5cm、弧高为4cm的圆弧。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实用,能有效解决城市道路车行道路缘石附近积水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结构图。
图中:1、沥青混凝土层;2、平石基体;3、侧石;4、收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凹槽路缘石平石,包括位于沥青混凝土层1和侧石3之间的平石基体2;侧石3和平石基体2铺设有混凝土,在平石基体2上、隔一定距离设有收水井4;平石基体2上表面开有纵向的弧形凹槽。平石基体2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加工成型的石块。平石基体2宽30cm,高15cm;弧形凹槽是半径为14.5cm、弧高为4cm的圆弧,弧形凹槽两端距离平石基体2两边各为5cm。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在收水井4上方的各平石基体2之间留有流水缝隙,平石基体2的长度选择较短的最优,这种施工方法方便快捷。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位于收水井4上方的各平石基体2的弧形凹槽最低处开有贯通上下表面的通孔,用于雨水的排放。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在收水井4上方的各平石基体2的两端开有相对应的上下向沉槽,平石基体2两端平齐相接,沉槽可以选择多种形状,如圆形、方形,弧形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1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