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力研磨超硬精密陶瓷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0923.7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1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韩冰;云昊;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1/0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研磨 精密 陶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磁力研磨超硬精密陶瓷管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具有高硬度、高耐腐蚀性、化学性能稳定以及低温超塑性等优异性能,在科学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其低塑性,易脆性及导热导电性能差的弊端,如何将其加工成具有一定精度的零件成为一个难题。研磨作为精密加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陶瓷加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磁力研磨是采用陶瓷管内部放置V型辅助磁铁,外部磁铁带动内部辅助磁铁轴向进给的单一研磨方式,导致加工超硬精密陶瓷管内表面效率低,且纹理不均匀,从而提出了一种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磁力研磨超硬精密陶瓷管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力研磨超硬精密陶瓷管装置,通过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磁力研磨,提高超硬精密陶瓷管内表面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磁力研磨超硬精密陶瓷管装置包括:三爪卡盘、卡爪、磁极架、外部永久磁铁、V型辅助磁铁、陶瓷管工件、连杆、弹性筒夹、变幅杆、换能器、集电环、基座、超声波发生器、工作台和磁性磨粒,所述工作台固定在车床溜板箱上;基座安装在工作台尾部;换能器安装在基座的连接孔里,连接孔的中心与车床卡盘回转中心等高,换能器外部安装集电环,头部连接变幅杆;变幅杆头部安装弹性筒夹;弹性筒夹的夹紧孔里安装连杆;连杆是全螺纹杆,头部通过螺母将V型辅助磁铁固定在连杆上;V型辅助磁铁上吸附磁性磨粒,与外部永久磁铁形成磁回路,将磁性磨粒压附在陶瓷管工件的内表面;磁极架固定在工作台前端,上面吸附两个外部永久磁铁,两个外部永久磁铁之间呈90°夹角,左侧磁极高度与陶瓷管工件轴线等高,磁极架的型号匹配陶瓷管工件的型号;三爪卡盘上面安装卡爪,陶瓷管工件被卡爪夹紧。
所述的磁极架为导磁材料,工作台和基座为非导磁材料。
所述的外部永久磁铁的尺寸为30×30×10mm,V型辅助磁铁的尺寸为 10×10×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同类技术相比,其显著地有益效果体现在:
1.磁极架上磁铁与工件的间隙可以自由调整,以适用于不同型号工件。
2.采用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磁力研磨加工超硬精密陶瓷管内表面,磁性磨料在陶瓷管内表面相互摩擦、挤压并伴随超声振动,实现在研磨过程中磨粒运动轨迹的改变。改善了普通磁力研磨加工效率低,表面质量差的不足。
3.实现了对超硬精密陶瓷管内表面的粗加工,精加工,清洗的全过程。实现了超硬精密陶瓷管内表面高效精密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磁力研磨超硬精密陶瓷管的方法采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磁力研磨超硬精密陶瓷管的方法采用的装置中,陶瓷工件、外部磁铁、磁极架和内部V型辅助磁铁、磁性磨粒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对超硬精密陶瓷管加工前内表面粗糙度图。
图4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对超硬精密陶瓷管加工后内表面粗糙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磁力研磨超硬精密陶瓷管装置,该装置由三爪卡盘1、卡爪2、磁极架3、外部永久磁铁4、V型辅助磁铁5、陶瓷管工件6、连杆7、弹性筒夹8、变幅杆9、换能器10、集电环11、基座12、超声波发生器13、工作台14和磁性磨粒15构成,所述工作台14固定在车床溜板箱上;基座12安装在工作台14尾部;换能器10安装在基座12的连接孔里,连接孔的中心与车床卡盘1回转中心等高,换能器10外部安装集电环11,头部连接变幅杆9;变幅杆9头部安装弹性筒夹8;弹性筒夹8的夹紧孔里安装连杆7;连杆7是全螺纹杆,头部通过螺母将V型辅助磁铁5固定在连杆7上;V型辅助磁铁5上吸附磁性磨粒15,与外部永久磁铁4形成磁回路,将磁性磨粒15压附在陶瓷管工件6的内表面;磁极架3固定在工作台14前端,上面吸附两个外部永久磁铁4,两个外部永久磁铁4之间呈90°夹角,左侧磁极高度与陶瓷管工件6轴线等高,磁极架3的型号匹配陶瓷管工件6的型号;三爪卡盘1上面安装卡爪2,陶瓷管工件6被卡爪2夹紧。所述的磁极架3为导磁材料,工作台14和基座12为非导磁材料;所述的外部永久磁铁4的尺寸为30×30×10mm,V型辅助磁铁5的尺 寸为10×1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09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磨刀装置
- 下一篇:数控机床刀尖动态特性精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