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安全鞋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80244.X | 申请日: | 2015-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0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纪伟;陈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腾和鞋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7/00 | 分类号: | A43B7/00;A43B23/08;A43B17/00;A43B13/42;A43B13/38;A43B13/16;A43B1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安全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安全鞋。
背景技术
安全鞋是安全类鞋和防护类鞋的统称,一般指在不同工作场合穿用的具有保护脚部及腿部免受可预见的伤害的鞋类,安全鞋属于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的鞋类产品,其生产过程对原料、辅料、化料、机械设备等的要求都很高,安全鞋一般分为电绝缘、防静电、耐酸碱、防刺穿、保护足趾、一般防护鞋六大类,并根据其具体性能分为SB、SBP、S1、S1P、S2、S3六类安全等级,广泛适用于机械、冶金、建筑、化工、制药、采矿、油田、电力等行业。
目前,在工地、工厂或一些较危险的特殊场合工作时环境较差,为了避免脚部受伤,工作人员均需要穿上安全鞋工作,传统安全鞋通常会在鞋帮的前端设有防砸包头,该防砸包头可承受重压,使工作人员的脚趾得到很好的保护,而鞋底内会设置防刺垫片,使脚底板受到很好的保护,然而,现有的安全鞋大多较为沉重,透气性较差,很容易使脚部产生汗液,穿着的舒适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新型安全鞋,解决了现有安全鞋较为沉重,透气性较差,很容易使脚部产生汗液,穿着舒适性差的不足之处。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安全鞋,包括鞋底、鞋帮及鞋垫,所述鞋帮的前端部位设置有与之形状大小相适配的防砸包头,所述的鞋底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鞋内底、鞋中底及鞋外底,所述的鞋内底、鞋中底及鞋外底通过耐高温粘接剂粘接,所述的鞋内底上设置有若干凹腔,所述的若干凹腔内分别对应设置有二氧化硅填充块,所述的鞋中底包括上、下橡胶层及夹设于上、下橡胶层内的芳纶纤维防刺层,所述鞋外底的后跟部位设置有缓冲气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鞋通过在鞋内底的凹腔内设置有二氧化硅填充块,由于二氧化硅填充块具有很好的吸湿作用,从而能够很好的避免脚部产生汗液的现象,而鞋中底内通过设有芳纶纤维防尘层,不仅使鞋底具有很好的防刺效果,且有利于减轻鞋子的重量,使鞋子穿着更为舒适,而通过在鞋外底内设有缓冲气垫,从而使鞋底具有缓冲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增加鞋子穿着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防砸包头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加强凸筋,所述的若干加强凸筋沿周向均匀分布,且加强凸筋与防砸包头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凸筋的设置能够大大增加防砸包头的强度,有利于避免防砸包头产生变形的现象,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脚趾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鞋垫的前掌位和后跟位分别设有若干按摩凸起,所述按摩凸起与鞋垫为一体成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摩凸起的设置能够对脚底板起到按摩的作用,有利于缓解穿着者的受力疲劳感,有利于大大增加鞋子穿着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鞋垫上涂覆有一层防静电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鞋垫具有很好的防静电效果,同时该防静电效果的设置更为容易,有利于简化制作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鞋帮包括鞋面和鞋内衬,所述的鞋面通过缝合线连接于鞋内衬的外表面,且所述的鞋面由耐磨牛皮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鞋帮的结构更为合理,而牛皮的鞋面能够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增加鞋子的牢固性,有利于延长鞋子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安全鞋结构合理,重量有所减轻,具有很好的吸湿性能,以保持鞋内的干燥,同时鞋底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能够大大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安全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安全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腾和鞋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腾和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02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