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9195.8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5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贾宁;张建新;王静;王雪蕾;王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栋尚德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装置 | ||
1.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厌氧生物处理池、好氧生物处理池、污水沉淀池和膜生物反应池;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所述好氧生物处理池、所述污水沉淀池和所述膜生物反应池依次连通;
所述的厌氧生物处理池包括厌氧生物处理池本体和设置在厌氧生物处理池内的布水器,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本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该处理池上层部分为清水层区,下层部分为污泥床区,在所述清水层区和所述污泥床区之间设有若干竖向平行排列的立体弹性填料,所述布水器设置在所述污泥床区中,污水通过所述布水器与所述污泥床区中的污泥床快速而均匀地混合,所述污泥床区将污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污水调节池,所述污水调节池设置在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前端,且与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生物处理池包括好氧生物处理池本体和设置在该好氧生物处理池内的曝气装置;所述好氧生物处理池本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处理池底部,所述曝气装置上方设有若干竖向平行排列的组合填料,所述滗水器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和污泥泵,所述沉淀池本体的池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沉淀池上层部分为清水区,下层部分为缓冲沉淀区,所述清水区和所述缓冲沉淀区之间设有若干竖向平行排列的斜板;所述污泥泵设置在所述缓冲沉淀区内,所述污泥泵上连通有污泥管,所述污泥泵通过污泥管将所述缓冲沉淀区沉淀的污泥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包括反应池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反应池内的过滤装置,所述反应池本体相对的池壁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反应池内部的膜架和固定设置在膜架上的膜组件,污水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反应池内经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由所述出水口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调节池的一端设有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高度大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
所述污水调节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污水调节池内部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分为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
所述第一导流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污水调节池底部中间位置,另一端沿靠近污水调节池顶部的方向延伸将所述污水调节池划分为第一调节区和第二调节区;
所述第二导流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区顶部的池壁上,另一端沿靠近所述第一调节区底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导流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区顶部的池壁上,另一端沿靠近所述第二调节区底部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所述好氧生物处理池、所述污水沉淀池、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和所述污水调节池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所述好氧生物处理池、所述污水沉淀池、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和所述污水调节池的本体均采用采用耐酸碱性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生物处理池、所述好氧生物处理池、所述污水沉淀池、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和所述污水调节池上分别设有观察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栋尚德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栋尚德水务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91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种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雨水超声空化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