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弹簧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8968.0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7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相新;邓耀初;罗斯婷;韦学中;徐轶群;蒙小苏;吴学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左明坤;刘阳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弹簧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气悬架车辆使用的组合式的弹簧阻尼器。
背景技术
油气悬架是一种技术先进、性能优良的车辆悬架技术,它将液压和气压传动控制技术与悬架技术融合在一起,是应用在现代特种车辆及大型车辆减震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减少动载荷引起的零部件损坏的关键。
油气弹簧是油气悬架的弹性阻尼元件,以惰性气体为介质的弹性元件,在气体与活塞之间引入油液作为中间介质传递压力,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承载能力强、容易实现车身高度调节并兼有阻尼减振和自润滑等特点,其变刚度、变阻尼特性可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在大吨位自卸汽车和及重型越野车上广泛应用。
油气密封性能是油气弹簧的关键特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密封副的磨损、密封件的老化、多余物划伤缸筒或密封件、管路损伤等各种原因导致油气泄漏时,将直接导致油气弹簧失去承载能力,严重时会使车辆无法继续行驶,必须原地等候救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弹簧阻尼器,在油气弹簧发生密封失效时,仍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可以使车辆继续行驶。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弹簧阻尼器,包括外缸筒、一端嵌入外缸筒中并与外缸筒连接的内缸筒,外缸筒和内缸筒间形成腔室,内缸筒上设置有与腔室连通的阻尼孔,所述腔室内充有惰性气体,还包括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设置在腔室内,所述螺旋弹簧的轴线与内缸筒轴线重合,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顶在内缸筒内壁上,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顶在外缸筒内壁上,所述内缸筒上设置有与腔室连通的钢球阻尼孔,所述钢球阻尼孔内设置有钢球,所述内缸筒的一端连接有充油充气单向阀,所述充油充气单向阀与腔室连通,所述内缸筒与外缸筒间采用组合密封圈密封。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弹簧阻尼器,其中所述螺旋弹簧采用单根螺旋弹簧。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弹簧阻尼器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弹簧阻尼器包括内缸筒、外缸筒、腔室中填充的惰性气体和油液及密封圈几部分,这几部分组合到一起形成油气弹簧,与现有的油气弹簧具备一样的功能,既具备阻尼器的功能,也具备弹簧的功能,当车辆在不平路面行驶时,内缸筒相对于外缸筒作往复运动,充入的惰性气体被压缩,其具有与现有油气弹簧一样的功能,实现弹性阻尼作用,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螺旋弹簧,正常工作状态时,螺旋弹簧与由被压缩的惰性气体、内外缸筒等形成的油气弹簧共同作为悬架系统的弹性元件,缓冲振动和冲击,油液流过阻尼孔和钢球阻尼孔时产生阻尼力来衰减车身的运动,当内外缸筒发生密封失效、油气泄漏不具备承载和减振能力时,螺旋弹簧的存在使得本实用新型仍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车辆能继续行驶,行驶至维修点进行维修,不用等待原地救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弹簧阻尼器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弹簧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弹簧阻尼器中螺旋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弹簧阻尼器中螺旋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弹簧阻尼器包括油气弹簧和螺旋弹簧2,油气弹簧包括外缸筒3、一端嵌入外缸筒3中并与外缸筒3连接的内缸筒4、惰性气体和油液,外缸筒3和内缸筒4间形成腔室7,内缸筒4上设置有与腔室7连通的阻尼孔8,腔室7内充惰性气体和油液,内缸筒4上设置有与腔室7连通的钢球阻尼孔5,钢球阻尼孔5内设置有钢球9,内缸筒4的一端连接有充油充气单向阀1,充油充气单向阀1一端与腔室7连通,另一端通入油液和惰性气体,内缸筒4与外缸筒3间设置组合密封圈6进行密封。以上各部件装到一起形成油气弹簧,具备传统的油气弹簧的功能。组合密封圈6包括多个密封圈。螺旋弹簧2设置在腔室7内,螺旋弹簧2的轴线与内缸筒4轴线重合,螺旋弹簧2的一端顶在内缸筒4内壁上,螺旋弹簧2的另一端顶在外缸筒3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螺旋弹簧2采用单根螺旋弹簧。螺旋弹簧2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简单可靠,在未增加传统油气弹簧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承载能力。
如图2所示,内缸筒4的一端嵌入外缸筒3中,本实用新型处于完全伸出状态,即内缸筒4的另一端完全伸出外缸筒3,达到内缸筒4拉伸的极限,此时,其中的惰性气体、油液均处于压缩状态,而螺旋弹簧2为自然长度。
如图3所示,内缸筒4完全伸入到外缸筒3中,达到内缸筒4伸入长度的极限,此时,螺旋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8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线型挡位变速箱
- 下一篇:电磁阀总成、减振器以及车辆悬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