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辅助装置及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8820.7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6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H7/00 | 分类号: | B62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轨陆用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辅助装置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人们在初学骑自行车时,难免会因为掌握不好平衡而摔倒,非常容易受伤。为了避免初学者在学骑自行车时摔伤,教练会使用一种辅助装置帮助初学者掌握平衡。一般常见的辅助装置的结构十分简单,通常包括一根固定在自行车车架或者后轮轮轴上的手柄,手柄由教练掌控,教练通过手柄控制自行车始终保持竖直向上的平衡状态,从而解决了初学者容易摔倒的问题。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辅助装置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导致教练直接控制车架,使得矫正幅度过大,当初学者感受到矫正的作用力时,车身已经被矫正到了平衡状态,导致初学者只能被动的接受平衡状态下的自行车,不利于初学者主动的掌握骑车技巧。并且,不能调节手柄伸出的角度,不能很好的适用于身高不同的教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辅助装置及自行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辅助装置,所述自行车辅助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架、连接杆和手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的角度可调,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手柄之间的角度可调,所述固定架安装在自行车的车座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耳环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车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耳环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相连接;所述手柄的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上颌、以及与所述上颌相匹配的下颌,所述上颌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凹槽,所述下颌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上颌与所述下颌可拆卸连接,所述车座支架穿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形成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耳环部上还设有沿所述第一通孔外围设置的锯齿状的第一凸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上还设有沿所述第二通孔外围设置的锯齿状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相匹配;所述手柄上还设有沿所述第三通孔外围设置的锯齿状的第三凸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还设有沿所述第四通孔外围设置的锯齿状的第四凸块,所述第三凸块与所述第四凸块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均为蝶形螺母。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所述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车座支架、自行车辅助装置,所述车座支架与所述自行车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车座支架与所述自行车辅助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自行车辅助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架、连接杆和手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架之间的角度可调,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手柄之间的角度可调,所述固定架安装在自行车的车座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耳环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车座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耳环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相连接;所述手柄的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上颌、以及与所述上颌相匹配的下颌,所述上颌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凹槽,所述下颌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上颌与所述下颌可拆卸连接,所述车座支架穿过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形成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耳环部上还设有沿所述第一通孔外围设置的锯齿状的第一凸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上还设有沿所述第二通孔外围设置的锯齿状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相匹配;所述手柄上还设有沿所述第三通孔外围设置的锯齿状的第三凸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还设有沿所述第四通孔外围设置的锯齿状的第四凸块,所述第三凸块与所述第四凸块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均为蝶形螺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8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弹性自行车后座
- 下一篇:一种全方位球形机器人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