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自动门的传感前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6615.7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9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双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73 | 分类号: | E05F15/73;E05F15/75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自动门 传感 前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一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自动门的传感前端。
背景技术
自动门感应器是通过探测指定区域内的物体动作,从而产生控制门动作的参考信号的传感器产品,按照其所采用的技术原理,常用的自动门感应器有如下几大类:微波感应器和红外感应器。
微波感应器,又称微波雷达,对物体的移动进行反应,因而反应速度快,适用于行走速度正常的人员通过的场所。但它具有明显缺点:一旦在门附近的人员不想出门而静止不动,雷达便不再反应,自动门就会关闭,有可能出现夹人现象。红外感应器,对物体的存在进行反应,不管人员是否移动,只要处于感应器的扫描范围内,它都会反应,但其反应速度比微波感应器要慢,容易造成门开/闭/停止动作的滞后,同样有可能出现夹人现象。
为更好地避免门夹人现角的发生,本实用新型考虑采用一种接近或接触传感器作为自动门的感应器,其常规结构包括具有两个电极的检测板,该检测板具有随导电物体接近/远离而容值变化的特性,通过向一端电极输入高频振荡信号,于另一端电极检测高频振荡信号的变化来通过感知导电物体的接近/远离。此种传感器的传感原理更为适合于自动门,但仍存在不足:当被检测物体接近速度过慢的时候,由于感度太低,以至于信噪比太小,不利于容值变化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所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自动门的传感前端,目的在于提供探测灵敏度高、准确分辩物体接近或接触的传感装置,解决自动门夹人的问题,提升自动门的安全防护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自动门的传感前端,用于产生控制门动作的参考信号,包括
传感件,包括内部均匀掺杂有若干导电单体的主体;
电性连接至所述传感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检测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其包括向所述第一电极输出谐振波的振荡电路,及检测经第二电极所反馈的信号的检测电路;
所述检测电路根据所检测结果产生所述控制门动作的参考信号,或所述检测电路连接有响应其输出以产生所述控制门动作的参考信号的输出电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导电单体至少包括导电微弹簧和/或导电纤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导电纤维随机地分布于导电微弹簧的间隙中。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导电微弹簧具有取决于其形状参数的电感、电容与电阻,所述形状参数包括簧丝的直径、长度,弹簧各圈间的节距,弹簧各圈的平均直径,及弹簧的有效圈数。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传感件具有可发生一定程度可恢复形变的弹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检测电路与第一电极之间设置有信号放大电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检测电路与振荡电路之间设置有相位校正电路,该相位校正电路为所述检测电路提供与振荡电路的输出波形相同的基准信号。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参考信号包括当物体接近传感件时的第一信号,当物体接触传感元件的第二信号;或当物体接近至接触传感件过程中持续变化的第三信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越性体现在:基于导电微弹簧和导电纤维的LCR(电感、电容和电阻谐振)性能,产生敏感的、准确的物体接近和接触信号,使自动门对人、宠物和物体的探测更为精准,配合响应该信号的自动门动作机制,很好地避免了门夹人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近觉和触觉传感器的组成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传感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传感件的等效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导电物体与传感件敏感面的距离和控制自动门动作的参考信号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导电物体接触传感件敏感面的形变量和控制自动门动作的参考信号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传感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传感件的等效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传感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传感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双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双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6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险箱空转防盗装置
- 下一篇:温控自然排烟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