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多通道式主销润滑机构的盘式前桥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76148.8 | 申请日: | 2015-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7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曹崇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盛车桥(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7/18 | 分类号: | B62D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通道 主销 润滑 机构 前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式前桥,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通道式主销润滑机构的盘式前桥。
背景技术
前桥是汽车上一个重要的总成件,主要包括转向节、主销、前轴等零部件。前桥是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用以承受地面与车架之间的垂直载荷外,还承受制动力和侧向力以及这些力所构成的力矩,并保证转向轮作正确的运动。
在车辆转弯的过程中,转向节及轮端绕着主销转动,随着转动次数增加,主销与转向节衬套之间会产生摩擦,主销与转向节衬套磨损,主销与转向节衬套之间间隙增大,导致车辆产生转向时不稳及方向盘打飘情况,影响行车安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请参阅图1所示,现有技术在主销两端设置贮油腔,并往贮油腔内注入黄油,通过静态侵润,使黄油进入主销与转向节衬套之间的间隙内形成油膜,对转向节衬套及主销进行润滑,从而减小主销与转向节衬套的磨损情况。然而,由于黄油的流动性较差,难以从贮油腔侵润到主销及转向节衬套之间形成油膜,转向节衬套及主销的润滑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盘式前桥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便于黄油进入主销及转向节衬套之间的间隙内形成油膜的基于多通道式主销润滑机构的盘式前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多通道式主销润滑机构的盘式前桥,包括前轴、主销和转向节总成,所述前轴与所述转向节总成之间通过所述主销连接,所述转向节总成与所述主销外壁之间设有转向节衬套,所述主销的两端分别设有油脂嘴,所述主销内设有进油通道和贮油腔,所述油脂嘴与所述进油通道连接,所述进油通道的出油口与所述贮油腔连通,所述主销内还设有出油通道,所述出油通道与所述贮油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主销两端的外壁与所述转向节衬套之间还设有油槽,所述油槽与所述贮油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油通道包括出油道和储油室,所述出油道与所述储油室连通,所述储油室靠近所述转向节衬套设置,所述主销外壁与所述转向节衬套之间的间隙和所述储油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储油室的横截面积从靠近所述出油道的一端到靠近所述转向节衬套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储油室的任一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出油道的横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转向节衬套在正对所述主销外壁的一面设有若干贮油坑。
优选的,所述贮油坑以阵列式排列。
优选的,所述主销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主销堵盖,所述主销堵盖盖住所述进油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基于多通道式主销润滑机构的盘式前桥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主销的两端分别设有油槽,所述主销内部设置储油室,增大了黄油油膜的形成面面积,黄油可直接形成油膜进行润滑;由于所述主销与转向节衬套之前有相对转动作用,使储油室内的黄油更容易从内向外扩散,进入主销与转向节衬套之前的间隙内形成油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盘式前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多通道式主销润滑机构的盘式前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于多通道式主销润滑机构的盘式前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油脂嘴;2、主销堵盖;3、贮油腔;4、转向节总成;5、转向节衬套;6、主销;7、出油道;8、油槽;9、储油室;10、前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多通道式主销润滑机构的盘式前桥包括前轴10、主销6和转向节总成4,所述前轴10与所述转向节总成4之间通过所述主销6连接,所述转向节总成4与所述主销6外壁之间设有转向节衬套5,所述转向节衬套5在正对所述主销6外壁的一面设有若干贮油坑,所述贮油坑以阵列式排列。所述主销6的两端分别设有油脂嘴1,所述主销6内设有进油通道和贮油腔3,所述油脂嘴1与所述进油通道连接,所述进油通道的出油口与所述贮油腔3连通,所述主销6内还设有出油通道,所述出油通道与所述贮油腔3连通。所述贮油腔3的容积大于所述出油通道的容积。
其中,所述主销6两端的外壁与所述转向节衬套5之间还设有油槽8,所述油槽8与所述贮油腔3连通。所述主销6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主销6堵盖2,所述主销6堵盖2盖住所述进油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盛车桥(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方盛车桥(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6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用悬挂球壳
- 下一篇:电动汽车用助力转向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