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75948.8 | 申请日: | 2015-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7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电子羽电业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8;B21D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加油 结构 折弯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折弯模具,在金属板材成型折弯时,折弯模具的折弯块与金属板材之间接触并相互摩擦,容易将金属板材的折弯侧面或折弯块的侧面拉毛,使得金属板材被磨损或者折弯块被磨损,不利于折弯模具的长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能够有效润滑折弯块,减小折弯块的侧面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包括上模,所述上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模座、上垫板、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内部设置有折弯块,所述折弯块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折弯件的容置孔,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的侧部的自动加油结构,所述自动加油结构包括冲压油油箱,所述冲压油油箱连接有出油管,所述上模设置有经过所述上模座、所述上垫板、所述折弯块直至所述容置孔的侧壁的油路,所述出油管的出口连接所述油路的入口。
其中,所述油路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座的侧壁的进油槽、设置于所述上垫板的漏油槽、及设置于所述折弯块的出油孔,所述漏油槽设置有漏油孔,所述进油槽的入口连接所述出油管的出口,所述进油槽的出口连接所述漏油槽,所述漏油孔连接所述出油孔的入口,所述出油孔的出口设置在所述容置孔的侧壁。
其中,所述进油槽为水平设置槽,所述漏油槽水平设置的环形槽,所述出油孔为环形设置的横截面呈L型的孔,所述出油孔的竖直方向的孔连接所述漏油孔,所述出油孔的水平方向的孔连接所述容置孔的侧壁。
其中,所述漏油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漏油孔为间隔均匀排布。
其中,所述上模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上模座的顶部的上垫块,所述上垫块的顶部连接有上托板;所述容置孔中设置有上脱板,折弯时,待折弯件置于所述上脱板的下方。
其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自动加油结构的进油量的油量控制装置,所述油量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油管上的流量控制阀、用于检测所述容置孔的侧壁的油量的油量检测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和所述油量检测传感器。
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的正下方的下模,所述下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模座、下垫板、下脱板,所述下垫板和所述下脱板均设置有与所述容置孔的侧壁相对齐的渗油孔,所述下模座设置有环形的集油槽和与所述集油槽连接的收油孔,所述集油槽位于所述渗油孔的外围。
其中,所述收油孔与外部收油装置连接;所述外部收油装置为收油油箱。
其中,所述收油孔为倾斜设置的孔,所述收油孔的入口所处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收油孔的出口所处的位置高度;所述收油孔的倾斜角度为0~10°。
其中,所述下模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下模座的底部的下垫块,所述下垫块的底部连接有下托板,所述下脱板连接有下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通过设置自动加油结构,利用自动加油结构通过出油管给油路供油,使得冲压油经油路流至折弯块的容置孔的侧壁上,起到润滑折弯块的容置孔的侧壁的作用,因而在待折弯件(金属板材)成型折弯时,折弯块与待折弯件之间经油路进入的冲压油的润滑,使得两者的摩擦大大减小,从而避免待折弯件的折弯侧面或折弯块的容置孔的侧壁被拉毛,防止折弯拉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自动加油结构的折弯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折弯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上模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上垫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下模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托板;2-上垫块;3-上模座;4-上垫板;5-上脱板;6-上模板;7-折弯块;8-下模板;9-下脱板;10-下垫板;11-下模座;12-下垫块;13-下托板;14-冲压油油箱;15-出油管;16-油路;161-进油槽;162-漏油槽;163-集油槽;164-收油孔;165-漏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电子羽电业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电子羽电业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5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外凸筋一次性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背板斜向上折边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