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玩具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4554.0 | 申请日: | 2015-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3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月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月妹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5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玩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玩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儿童玩具棋。
背景技术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父母要赚钱养家,所以大多数时间会将孩子单独留在家里,或者是将孩子托付给老人来照顾,很多时候还是儿童在活动玩耍,而现在供儿童游戏的器材存在玩法单一的缺点,不能同时满足儿童不同的游戏要求,需要准备多种游戏物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供儿童玩耍使用,且还具有教育作用的儿童玩具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儿童玩具棋,包括棋盘、棋盒和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棋盒呈一侧开口的盒状,所述的棋子置于棋盒内,所述的棋盘呈对称结构,且具有圆形棋盘顶面和弧形棋盘底面,所述的棋盘内设有配重块,且所述的棋盘通过配重块和棋盘底面配合形成不倒翁结构,所述的棋盘顶面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棋子的内凹的棋槽,且若干棋槽以棋盘顶面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棋盘顶面上,所述的棋子能嵌在所述的棋槽内并向上叠放,所述的棋盘能通过棋盘底面盖合在棋盒的开口上。
由于棋盘通过配重块和棋盘底面配合形成不倒翁结构,因此将棋子嵌在棋槽内并向上叠放,在叠放过程中不断的寻找新的平衡,因此可以适合数名儿童同时玩耍使用,且还具有教育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儿童玩具棋中,所述的棋槽呈圆形,所述的棋子呈圆柱形,且具有相互平行的圆形棋子顶面和圆形棋子底面,所述的棋子顶面具有数字标识,且所述的棋子内设有磁块。
因此可以通过数字标识标识出不同重量的棋子,通过计算数字标识得到新的平衡,棋子内设有磁块也便于叠放。
在上述的一种儿童玩具棋中,棋盘周向设有环形磁条,所述的棋盒开口边沿具有磁性,且所述的棋盘能通过所述的磁条吸附在棋盒的开口上。
因此棋盘能方便盖合在棋盒的开口上。
在上述的一种儿童玩具棋中,所述的棋盘顶面圆心位置设有喇叭,棋盘内设有角速度传感器和微处理器,且当所述的角速度传感器感应到棋盘顶面倾斜时,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喇叭发出提示音。
因此可以通过喇叭发声进行提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棋盘通过配重块和棋盘底面配合形成不倒翁结构,因此将棋子嵌在棋槽内并向上叠放,在叠放过程中不断的寻找新的平衡,因此可以适合数名儿童同时玩耍使用,且还具有教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玩具棋俯视图。
图2是本玩具棋剖视图。
图3是棋子俯视图。
图4是棋子主视图。
图中,
1、棋盘;11、配重块;12、棋槽;13、磁条;14、喇叭;
2、棋盒;
3、棋子;31、数字标识;32、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玩具棋,包括棋盘1、棋盒2和棋子3,棋盒2呈一侧开口的盒状,棋子3置于棋盒2内,棋盘1呈对称结构,且具有圆形棋盘1顶面和弧形棋盘1底面,棋盘1内设有配重块11,且棋盘1通过配重块11和棋盘1底面配合形成不倒翁结构,棋盘1顶面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棋子3的内凹的棋槽12,且若干棋槽12以棋盘1顶面圆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棋盘1顶面上,棋子3能嵌在棋槽12内并向上叠放,棋盘1能通过棋盘1底面盖合在棋盒2的开口上。
进一步的,棋槽12呈圆形,棋子3呈圆柱形,且具有相互平行的圆形棋子3顶面和圆形棋子3底面,棋子3顶面具有数字标识31,且棋子3内设有磁块32。棋盘1周向设有环形磁条13,棋盒2开口边沿具有磁性,且棋盘1能通过磁条13吸附在棋盒2的开口上。棋盘1顶面圆心位置设有喇叭14,棋盘1内设有角速度传感器和微处理器,且当角速度传感器感应到棋盘1顶面倾斜时,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喇叭14发出提示音。
由于棋盘1通过配重块11和棋盘1底面配合形成不倒翁结构,因此将棋子3嵌在棋槽12内并向上叠放,在叠放过程中不断的寻找新的平衡,因此可以适合数名儿童同时玩耍使用,且还具有教育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棋盘1、配重块11、棋槽12、磁条13、喇叭14、棋盒2、棋子3、数字标识31、磁块3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月妹,未经林月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45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亲子多变互动趣味骰子
- 下一篇:一种新型麻将机自动推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