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智能仪表通信标准化施工中的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2851.1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2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新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18 | 分类号: | H01B11/18;H01B7/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智能仪表 通信 标准化 施工 中的 同轴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仪表施工,是一种专用于智能仪表通信标准化施工中的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仪表被逐渐广泛应用,但在通信施工中没有标准,使用的各种通信电缆型号及结构均不同,并均需根据需要切断后再连接,这种方法的不足是:容易影响智能仪表通信的可靠性,通信施工速度慢,通信质量较难保证,特别是同轴电缆的防水、防潮、防腐蚀性较难保证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智能仪表通信标准化施工中的同轴电缆,它专用于智能仪表的标准化施工中。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专用于智能仪表通信标准化施工中的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的横截面为5层,最外层是外绝缘层,中心是金属芯线,与外绝缘层相触的是屏蔽层,屏蔽层内侧为屏蔽铝箔层,屏蔽铝箔层内侧是内绝缘层,外绝缘层的外径D3为7.9-8.1毫米,屏蔽层是由3条无氧铜丝编织成的网状,无氧铜丝的直径为0.07-0.1毫米,内绝缘层的直径D2为5-5.3毫米,金属芯线的直径D1为1.1-1.2毫米。屏蔽层采用7-9根0.07-0.1毫米的无氧铜丝编织成网状,编织角度为80-100度。内绝缘层的硬度为70-80A。所述外绝缘层是透明绝缘层。外绝缘层的硬度为70-80A。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同轴电缆专用于智能仪表的标准化施工中,与各种标准化施工中的专用插座配合,并与插座中的专用电气导引针、电气导引刀片配合,使同轴电缆的金属芯线、屏蔽层与电气导引针、电气导引刀片严格配合,达到在智能仪表通信施工中用一条完整的同轴电缆完成通信,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不足。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缆的横截面为5层,最外层是外绝缘层5,中心是金属芯线1,与外绝缘层5相触的是屏蔽层4,屏蔽层4内侧为屏蔽铝箔层3,屏蔽铝箔层3内侧是内绝缘层2,外绝缘层5的外径D3为7.9-8.1毫米,屏蔽层4是由3条无氧铜丝编织成的网状,无氧铜丝的直径为0.07-0.1毫米,内绝缘层2的直径D2为5-5.3毫米,金属芯线1的直径D1为1.1-1.2毫米。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专用于家用智能仪表通信的标准化施工中,能够与专用插座、电气导引针、电气导引刀片配合,并适用于电气导引针及电气导引刀片的穿刺,实现一条通信的同轴电缆完成智能仪表的通信,采用的无氧铜丝编织成的屏蔽层能够保证电气导引针快速穿透屏蔽层时,不随电气导引针的进入产生弯折,保证同轴电缆的通信可靠性。
优选的方案是屏蔽层4采用7-9根0.07-0.1毫米的无氧铜丝编织成网状,编织角度为80-100度。该结构达到了优质通信质量的同时,便于电气导引针或电气导引刀片穿透屏蔽层,将金属芯线电气导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是内绝缘层2的硬度为70-80A。外绝缘层5的硬度为70-80A。该硬度能将同轴电缆的金属芯线及屏蔽层的电气导出时,快速穿透绝缘层,并同时保持了同轴电缆的抗冲击等原有性能不被破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外绝缘层5是透明绝缘层,便于观察同轴电缆内电气导引针及电气导引刀片穿透或穿刺时的各种状况,进一步保证通信施工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新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新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2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烟净化器用开气孔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陶瓷基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