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膜双磁化净水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2522.7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8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蒂;张东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东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廖仲禧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膜双 磁化 净水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净水装置中的滤芯。
背景技术
通过滤芯进行过滤净水是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使用的一种净水方式,而滤芯的净水效果好坏,取决于滤芯的过滤结构和所使用的过滤材料,滤芯通常嵌套在外壳体内,外壳体上分别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水从入水口进入经滤芯过滤再从出水口排出,滤芯是采用净水的过滤材料制成,现有的用于净水的过滤材料有很多种,不同的过滤材料其性能各不相同,而由多种不同的过滤材料组合成不同的过滤结构,其所达到的过滤过程和过滤效果也不相同,目前市场上的滤芯有多种多样,过滤效果不好的,其过滤出来的水的水质、口感、味道等自然都没得到提升,而一些过滤效果好的,经检测过滤后的水虽然过滤掉了一些有害物质,但是同时也过滤掉了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众所周知人体每天所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等一部分是来自于水,因此,于人体健康安全的角度来讲能够过滤掉有害物质并存留对人体有益物质的滤芯,才符合生活饮用需要,这也是现相关技术研发人员的研发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过滤出更适合于生活饮用的水的净水滤芯。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膜双磁化净水过滤装置,包括柱型的外壳体、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设置在外壳体内柱型的滤芯本体,所述外壳体上设有供水进入的入水口,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盖合在外壳体的两端上并封堵住滤芯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供过滤后的水流出的出水口,所述滤芯本体由多层过滤材料构成,所述滤芯本体的结构是径向由外到内依次为外部过滤层、中间过滤层和中心过滤层;所述外部过滤层和中间过滤层之间设有环保不透水的第一塑料膜层将两者分隔开,所述中间过滤层和中心过滤层之间设有环保不透水的第二塑料膜层将两者分隔开;所述第一塑料膜层靠近第一端盖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透水口,所述第二塑料膜层靠近第二端盖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透水口,水从入水口进入依次经外部过滤层、中间过滤层和中心过滤层过滤后从出水口流出;所述滤芯本体内设有高磁能的磁化材料。
所述外部过滤层包括包覆在第一塑料膜层外的碳纤维膜层和包覆在碳纤维膜层外的PE膜层,水从PE膜层径向渗透入碳纤维膜层。
所述中间过滤层包括依次轴向叠加的活性炭层、PP纤维层、亚硫酸钙滤料层、KDF滤料层和负电位球层,所述第一透水口对应活性炭层设置,水通过第一透水口进入依次轴向层层渗透。
所述中心过滤层包括依次轴向叠加的纳米金属筛、纳米离子筛、陶瓷矿化球层和中空超滤膜层,所述第二透水口对应纳米金属筛设置,水通过第二透水口进入依次轴向层层渗透。
所述磁化材料设置在中心过滤层内。
所述磁化材料结构呈管状,包括包覆在纳米金属筛外的第二磁化材料和包覆在陶瓷矿化球层的第一磁化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双膜双磁化净水过滤装置通过设置环保不透水的第一塑料膜层和第二塑料膜层将滤芯本体径向内外三层完全分隔开,水从入水口进入后从外部过滤层开始渗透过滤后只能从通过第一透水口渗透进中间过滤层,再经过第二透水口渗透进中心过滤层,最后从出水口流出,上述结构中过滤材料的轴向叠加设置,能够改变水的过滤流向,从而加长了水过滤的流程,流程加长能够更彻底的过滤掉水中的杂质、有害物质等。水通过上述结构设置的滤芯本体过滤,每经过一种过滤材料的时候,水都有发生了变化,从上述结构中可以看出,滤芯本体由外至内三层分别是:对水进行了初步的过滤水中的杂质、吸附有毒物质;进一步对水进行过滤杂质、吸附有毒物质,这除过滤作用外还能够保护后序的过滤材料减少有害物质的附着;再进一步的改善自来的水质和口感,在这一步中能够增加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等。而设置高磁能的磁化材料,能将水中的大分子改变成小分子,一方面有益于在不同过滤材料中的过滤达到更好的效果,另一方便有益于人体饮用的吸收,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双膜双磁化净水过滤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双膜双磁化净水过滤装置的过滤流程框图。
图中:
外壳体-1;入水口-11;
第一端盖-2;出水口-21;
第二端盖-3;滤芯本体-4;
外部过滤层-41;碳纤维膜层-411;PE膜层-412;
中间过滤层-42;活性炭层-421;PP纤维层-4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东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东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2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