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泌尿系统结石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2068.5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3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开忠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泌尿系统 结石 提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泌尿外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泌尿系统结石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泌尿系统取石器械有两种:取石钳和套石篮。取石钳的前端工作部位由两个剪形关节组成,近端关节须完全伸出鞘外才能张开,依靠远端关节的开合钳住结石、取石(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其主要缺点为包括:钳夹开口部与物镜须相隔一定距离方可张开,取石时不利于观察;钳端开口部缺乏弹性,用力钳夹时容易折断;一般用于钳取碎石后直径小于5mm左右的结石,对稍大的结石难以钳牢或取出。套石篮的结构由顶端自动呈橄榄形张开的网丝篮来实现套石,网篮张开后向结石挤压或旋压将结石套入篮中,进而取石(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套石篮的缺点为:套石篮张开时需要一定的空间,较大的结石不易套入;套石过程常须反复进行;当取石过程遇到较大阻力,须退出套石篮以避免损伤输尿管时,存在较大的操作难度;套石篮网丝纤细,易断裂损坏,且价格昂贵。
现有技术中,许多研究者对结石提取装置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在操作难度、观察视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在引入相关技术改进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技术问题,比较典型的如为了扩大视野,装置主体直径过小,在伸入身体内后容易发生晃动偏移;此外装置主体多采用金属材质,在伸入人体的同时容易因温度差对体内组织造成刺激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泌尿系统结石提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泌尿系统结石提取装置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泌尿系统结石提取装置在执行手术时视野较小。
本发明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泌尿系统结石提取装置在执行手术时不易固定。
本发明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是泌尿系统结石提取装置在执行手术时因温度差异刺激人体组织。
一种泌尿系统结石提取装置,包括插入杆,金属丝,弯钩,手柄,控制滑块, 调节钮,弹簧,环状支架,其中插入杆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控制滑块位于手柄内部,控制滑块通过弹簧与手柄内壁连接,控制滑块具有一突出于手柄外部的调节钮,金属丝从手柄内部穿过,金属丝一端伸入至手柄内与控制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弯钩,金属丝有两根,环状支架套在插入杆上,所述插入杆材质为PTC热敏陶瓷。
优选的,两根金属丝各自的弯钩所形成的平面之间夹角(8)角度为35~40°。
优选的,所述弯钩末端到插入杆末端的距离为18~23mm。
优选的,插入杆长度为150~200mm。
优选的,金属丝材质为不锈钢。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在装置内部内置有电源以及连接电源与插入杆的线路,由于插入杆材质为PTC热敏电阻,因此通过电源供电能够对插入杆执行预热,当然这种电源和线路也可以外置。所述电源可以是电池。
环状支架套接于插入杆上,可沿着插入杆紧密滑动,当执行手术操作时,环状支架可以抵在患者体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固定作用,从而缓解装置晃动对手术造成的影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取石效率,对直径10mm或稍大的结石钩住后,通过冲水被动扩张输尿管及尿道,达到完整取石的目标,甚至对输尿管拐角处不完全暴露的结石也能够较方便的取出;同时操作较为简便,该器械顶端抵达结石侧面,将结石压向对侧,伸出双钩钩住结石后,向下牵引;而且易观察,可随视野调整顶端与物镜的距离,保持视野清晰。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双钩伸出的长度,因此可以避免输尿管损伤,再加之本实用新型设计了PTC材质的插入杆因此可以随时对装置进行预热、避免手术时的温度刺激,环状支架的设置也为手术的实施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取石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套石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插入杆 2、金属丝 3、弯钩 4、手柄
5、控制滑块 6、调节钮 7、弹簧 8、夹角
9、环状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开忠,未经李开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2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