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嵌入式鼠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71968.8 | 申请日: | 2015-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5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胡文章;叶建;王清瑞;沙春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嵌入式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计算机折叠鼠标。
背景技术
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常常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携带外出,因此需要鼠标方便携带。传统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组成。输入设备中,最不可或缺的是键盘和鼠标。传统鼠标外形固定,体积大,使用时,手掌必须尽量去适应鼠标的壳体形状。由于使用者个体之间的差异,使用时会感觉抓握舒适性不好。更常见的情况是,使用者对鼠标的外形有一定陌生感,需要一定适应过程,且不一定能良好地适应,从而产生使用方便、舒适性和携带的问题。另外鼠标也占据一定空间,对于需要宽松办公桌面环境的计算机使用者来说,不用计算机时,鼠标占空间也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鼠标舒适性、体积大、不方便携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新颖、巧妙的可折叠嵌入式鼠标;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折叠嵌入式鼠标,包括:主体、拉伸体和延伸体;
所述主体为方形板,所述主体的上面设有可触式控制面和光感滚轮,所述主体前端设有光感应孔和USB插孔,所述主体的后端设有连接杆;
所述拉伸体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平板、第三平板、第四平板和第五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之间、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第三平板之间、所述第三平板与所述第四平板之间、所述第四平板与所述第五平板之间均通过旋转销相连接,所述第一平板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主体后端的连接杆卡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并能够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所述第一平板能够滑入所述主体底部,所述第二平板、所述第三平板、所述第四平板和所述第五平板均能够折叠进入所述主体底部;
所述延伸体位于主体两侧,所述延伸体为方形板,所述延伸体一侧通过旋转销与主体连接、所述延伸体的另一侧通过旋转销与支撑座连接,所述延伸体一面设有弧形下凹,所述延伸体另一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延伸体与所述主体能够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延伸体能够向下翻折与所述主体平面垂直;
所述支撑座为方形板,所述支撑座上与所述第二凹槽对应位置设有凸块,所述支撑座紧贴所述延伸体时所述凸块卡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支撑座能够翻折与所述延伸体平面垂直。
进一步,所述延伸体长度与所述主体长度相等;所述支撑座长度与所述延伸体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平板、所述第二平板、所述第三平板、所述第四平板和所述第五平板的宽度与所述主体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五平板的长度与所述主体的长度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支撑座的一面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为T型。
进一步,所述第二平板、所述第三平板、所述第四平板和所述第五平板的折叠形状能够调节。
进一步,所述可折叠嵌入式鼠标在所述拉伸体全部进入主体底部、并且所述延伸体翻折与所述主体垂直时为方形盒状。
进一步,所述主体、所述拉伸体和所述延伸体为塑胶。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鼠标,其结构新颖、巧妙,能极大地改善鼠标的舒适性,缓解长时间使用鼠标的疲劳感。
(2)折叠的设计让占用空间更小,在不用电脑时可折平放在桌边,此外也更容易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折叠鼠标于展开状态下的顶视图;
图2为可折叠鼠标于展开状态下的底视图;
图3为可折叠鼠标于使用状态下的顶视图;
图4为可折叠鼠标于使用状态下的底视图;
图5为可折叠鼠标折叠最小状态下的效果图;
图6为连接杆与第一凹槽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可触式控制面,2-光感滚轮,3-主体,4-第三平板,5-下凹,6-延伸体,7-连接杆,8-旋转销,9-支撑座,10-光感应孔,11-USB插孔,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14-凸块,15-第一平板,16-第二平板,17-第四平板,18-第五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首先说明的是,于下述实施例中,可折叠鼠标壳体内的一般性元件,如电路板等,与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创造性无关,且为了图面清晰,本实用新型的所有附图中将这些元件未予绘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1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