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膜支撑的打泥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71854.3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1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储滨;戴运平;唐晨;张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2 | 分类号: | C21B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膜 支撑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炉前出铁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油膜支撑的打泥活塞。适用于活塞不受径向力液压泥炮,由于打泥活塞采用静压支撑且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目前中大型高炉大多采用液压泥炮堵口,在堵口打泥时,由于泥炮活塞设计活塞环支撑和密封形式,因此在往复行走时活塞容易造成偏离中心,活塞在单边磨损后造成失圆而损坏,造成铁口封堵失败,影响了高炉正常生产,由于液压泥炮是单线设备,发生故障后不能在短时间内排除。为了消除故障目前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办法,高炉减风减产,利用另一侧铁口连续出铁,再将发生故障的液压泥炮的打泥机构进行整体更换,这种方法耗时费力,而且严重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第二种办法,利用炉前出铁沟定修期间,将磨损的泥筒及打泥组件进行周期更换。第一种方法是被动更换,影响高炉正常生产。第二种方法是定期更换,虽降低了故障概率,但是更换打泥组件费用高,检修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油膜支撑的打泥活塞,通过对打泥组件的改进,改变打泥活塞支撑结构,防止泥炮使用过程中活塞产生偏斜造成与泥缸急剧磨损,对打泥活塞材质及进行改进,并对打泥活塞端面改为大弧度形状,减少打泥活塞工作时受力不均匀倾斜,对缸筒的损伤及磨损,达到减少突发故障,延长了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膜支撑的打泥活塞,安装于泥缸及驱动油缸内,其包括,打泥活塞,设置于所述泥缸内,打泥活塞头部为半球面;其还包括,活塞衬套,安装于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前端,其侧壁设径向贯通的进油通道;活塞衬套端面对称开设轴向贯通的定位销孔;所述打泥活塞内设供所述活塞衬套插置的空腔,打泥活塞后部侧壁周向设两个作为油膜支撑腔室的凹槽,凹槽底部对称开设径向的进油孔,该进油孔底部连通,并通过一连接通道与内腔贯通;打泥活塞端面对称开设与所述活塞衬套定位销孔对应的连接销孔,并与活塞衬套通过定位销连接;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轴向中心部位加工轴向贯通的主进油孔道,对应活塞一端的主进油孔道端口设单向阀,且活塞前的活塞杆杆身还设开设与主进油孔道连通、出口位于活塞杆侧面的副进油孔道,其端口处设单向阀;活塞杆前端设与主进油孔道连通、出口位于活塞杆侧面的副进油孔道。
进一步,所述活塞衬套通过螺母锁定于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前端。
又,所述活塞衬套端面设轴向贯通的外侧周向设台阶,台阶面对称设定位销孔;
另外,所述活塞衬套与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前端采用平键连接。
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给活塞动力的同时给活塞进行静压支撑,使活塞浮在泥缸的中心,避免活塞与泥缸接触,两者之间通过油液进行接触,大大降低活塞与泥缸带来的摩擦损耗。避免泥缸和活塞急剧后产生的失圆造成的打泥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高炉出鉄时,提高打泥组件工作时的稳定性。使高炉生产不会因为打泥组件故障而停产。保证了高炉连续作业,提高了高炉生产效率,降低了高炉非计划休风率,减少了高炉产能损失,大大增加打泥组件连续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膜支撑的打泥活塞,安装于泥缸10及驱动油缸20内,其包括,打泥活塞1,设置于所述泥缸10内,打泥活塞1头部为半球面;其还包括,活塞衬套2,安装于所述驱动油缸20的活塞杆201前端,其侧壁设径向贯通的进油通道21;活塞衬套2端面对称开设轴向贯通的定位销孔22;所述打泥活塞1内设供所述活塞衬套2插置的空腔101,打泥活塞1后部侧壁周向设两个作为油膜支撑腔室的凹槽102、103,凹槽102、103底部对称开设径向的进油孔104、105,该进油孔104、105底部连通,并通过一连接通道106与内腔贯通;打泥活塞1端面对称开设与所述活塞衬套2定位销孔22对应的连接销孔107,并与活塞衬套2通过定位销3连接;所述驱动油缸20的活塞杆201轴向中心部位加工轴向贯通的主进油孔道202,对应活塞205一端的主进油孔道202端口设单向阀4,且活塞205前的活塞杆201杆身还设开设与主进油孔道202连通、出口位于活塞杆201侧面的副进油孔道203,其端口处设单向阀5;活塞杆201前端设与主进油孔道202连通、出口位于活塞杆201侧面的副进油孔道204。
进一步,所述活塞衬套2通过螺母6锁定于所述驱动油缸20的活塞杆201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1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卡料型高炉中间料斗
- 下一篇:生物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