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烧录光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70422.0 | 申请日: | 2015-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9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葛联合;王耀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43/00 | 分类号: | G03B43/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杰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烧录光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摄像头自动对焦功能的自动烧录光箱。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含平板)的发展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特别是摄像拍照功能的逐渐增强,使随手拍、旅游拍照非常方便,并且清晰度越来越好,已达到卡片机的水平,给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及非常好的体验。但用手机(含平板)拍照时,对准景物后,会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2秒多的对焦过程,这样静止的对象可以拍出清晰效果,且拍摄者所持手机(含平板)也要保持稳定。
为改善此问题,摄像模组开发增加了快速拍照的功能,根据拍照对象的距离快速切换到内部已烧录的清晰点,达到快速对焦的目的,可进行快速的拍照。为达到快速拍照需开发烧录光箱,完成多清晰点的烧录。现有烧录光箱为手工作业存在如下缺陷:要烧录远、中、近三个位置的清晰点,但手工光箱只能分成两个工位:一个工位完成远、近景,另一个工位完成中景,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烧录光箱,能够自动完成远、中、近三个距离的烧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侧面外壁上设有载物系统,箱体的内部设有控制分析模块、位置感应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控制系统和远距模拟系统,位置感应系统上距载物系统由远及近的方向分别设有远距感应器、中距感应器和近距感应器;测试控制系统与用以对放置于载物系统上的摄像头进行多清晰点烧录做标准距离测试用的测试系统驱动连接以控制测试系统距载物系统做远近移动;所述自动烧录光箱进行远距烧录时远距模拟系统滑动设于测试系统与载物系统之间;位置感应系统、测试控制系统和远距模拟系统分别与控制分析模块电连接以便自动烧录光箱进行远距烧录时通过控制分析模块控制远距模拟系统工作及通过控制分析模块采集位置感应系统上的电信号以控制测试控制系统运行。
优选的,所述载物系统包括微动开关和用于盛放摄像头的载物板,用于控制所述自动烧录光箱启闭的微动开关与控制分析模块电连接,载物板通过铰链与箱体铰接,载物板关闭后与箱体贴合,与箱体贴合的载物板与微动开关轻触。
优选的,所述位置感应系统设于箱体的底部一侧,位置感应系统还包括滑轨,远距感应器、中距感应器和近距感应器均滑动设于滑轨上且均为光电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测试系统包括四根导向轴和标准测试卡板,导向轴设于箱体的底部两侧和顶部两侧,导向轴与位置感应系统平行设置,标准测试卡板滑动设于四根导向轴上并能够沿导向轴移动。
优选的,所述测试控制系统包括步进电机、同步轮和同步带,步进电机安装于箱体的底部远离载物系统的一侧,同步轮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同步轮设于箱体的底部靠近载物系统的一侧,步进电机与两个同步轮呈三角形分布,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同步轮转动,步进电机与导向轴驱动连接,控制分析模块与步进电机电连接以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导向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远距模拟系统位于箱体的设有载物系统的侧面的内侧壁上,远距模拟系统包括气缸、凸透镜和导轨,导轨位于载物板与标准测试卡板之间,凸透镜滑动设于导轨上,气缸位于凸透镜的一侧并能够驱动凸透镜在导轨上移动,控制分析模块与气缸电连接以控制气缸工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烧录光箱,能自动完成远、中、近三个位置的烧录,同时,远距感应器、中距感应器和近距感应器能够沿滑轨移动,可根据不同产品型号距离要求不同进行调节,共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烧录光箱,标准测试卡板做标准距离测试用,其能沿导向轴移动,感应系统上的感应器感应到标准测试卡板后能控制标准测试卡板停止移动,完成对摄像头相应清晰点的定位及烧录,上述自动化控制,避免手工作业带来的误差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远距离模拟系统主要由凸透镜构成,凸透镜能模拟40米远的距离,在自动烧录光箱的有限空间内完成远距离点的烧录,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烧录光箱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烧录光箱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自动烧录光箱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70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