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听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9738.8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0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周静;贺睿;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张景亮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5115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听诊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听诊器至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地改进,但基本结构由拾音部分,传导部分和听音部分。
医生利用听诊器听诊时,需要一边计算患者的心跳次数,一边还要登记时间和心跳次数,容易出现计数错误,影响检查记录,造成检查速度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听诊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医生听诊时需一边计数,一边记录数据而导致的记录错误和检查速度缓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智能听诊器,包括了拾音装置、传导装置以及听音装置,其中,拾音装置包括了听诊头、计数器和计时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拾音装置通过所述的传导装置与所述的听音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导装置为一条具有传导音波性质的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听音装置为双耳套管,所述的双耳套管上形成有耳套。
进一步地,所述的拾音装置形成有上盒,所述上盒与所述听诊头通过连接部件连接,所述听诊头的外侧前端与所述传导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盒体内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放置有所述的计数器和所述的计时器,所述的计数器和计时器并列排放,所述的计数器下端连接着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下端与所述的听诊头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腔内还放置着语音芯片、声控芯片、微波传感器以及中央控制器,所述的语音芯片和所述的声控芯片与所述的微波传感器相连,所述的微波传感器与所述的听诊头相连,所述的声控芯片连接着所述的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的声控芯片与所述的微波传感器连接着所述的中央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的声控芯片的一端连接着所述的播音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盒上表面嵌有显示器和电池安装架,所述的上盒外侧形成有开关按钮和所述的播音器,所述的开关按钮和所述的播音器沿着上盒中心线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安装在听诊器的拾音装置上的计数器和计时器,通过听诊头接触患者的身体所感受的心跳引起听诊头的震动,传传感器感应后传给计数器,计时器记录听诊时间,将听诊时间和心跳的次数显示在显示屏上,方便医生记录数据,并且再与患者讲解其身体状况时可以利用播放器让患者亲听其心跳的状况,提高了检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听诊器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听诊器部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智能听诊器,可以运用在医院中医生用于检查患者身体状况中。
智能听诊器,包括了拾音装置103、传导装置102以及听音装置101,其中,拾音装置103包括了听诊头1031、计数器1036、计时器1037、播音器1038。利用安装在听诊器的拾音装置103上的计数器1036和计时器1037,通过听诊头1031接触患者的身体所感受的心跳引起听诊头1031的震动,传传感器感应后传给计数器1036,计时器1037记录听诊时间,将听诊时间和心跳的次数显示在显示屏1032上,方便医生记录数据,利用播音器1038将患者的心跳状况播放给患者听,有助于患者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提高了检查的效率。
其中,拾音装置103通过传导装置102与听音装置101相连接,进而将拾音装置103所拾到的患者身体发出的信号,通过传导装置102,传递给听音装置101,达到检查的效果。
具体地,传导装置102为一条具有传导音波性质的软管,既方便信号的传递,又可以减轻重量,当然,传导装置102可以是其他的装置,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装置。
听音装置101为双耳套管,并且在双耳套管上形成有耳套,这样可以避免医生听取声音时的不舒适感。
拾音装置103形成有上盒1034,上盒1034与听诊头1031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听诊头1031外侧前端与传导管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听诊头1031与上盒1034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并不局限于此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张景亮,未经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张景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9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畜类防疫针具
- 下一篇:一种动物挤压伤平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