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驾驶室翻转保护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69551.8 | 申请日: | 2015-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7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付江华;杨珍;邓云飞;王平;田海洲;曹纯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3/067 | 分类号: | B62D33/067 |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 地址: | 4425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室 翻转 保护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驾驶室翻转机构领域,尤其是一种驾驶室翻转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商用车底盘普遍采用平头驾驶室,将发动机置于驾驶室下方。为保证发动机的安装及可维修性,各类型商用车底盘驾驶室均配有驾驶室翻转机构。其中轻型商用车普遍采用扭力杆翻转机构,中、重型商用车普遍采用液压举升机构。液压举升机构按举升油缸与车身的连接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油缸外浮动式和油缸内浮动式两种。为加大驾驶室的翻转角度,提高动力系统的威胁性能,东风天龙、东风大力神、三一C8系列底盘等均采用了油缸内浮动式翻转机构。
内浮动式翻转机构的优势:驾驶室翻转角度大,动力系统吊装、维修均方便。
内浮动式翻转机构的劣势:驾驶室翻转时,驾驶室翻过重心,驾驶室过重心后瞬间加速向前翻转,不受油缸约束,驾驶室翻转限位时会对油缸有杆腔活塞造成冲击。经长久多次冲击后,油缸活塞、油缸于车身连接销轴有脱落风险,造成驾驶室翻转失控,继续向前翻转将驾驶室砸坏,若前方有维修人员,更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驾驶室翻转保护机构,极端情况下一旦发生翻转失控可起到保护驾驶室及前方人员生命安全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一种驾驶室翻转保护机构,包括翻转扭杆,翻转扭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悬置下支座,其特征在于:翻转扭杆的两端均设有限位臂,每个悬置下支座上对应限位臂处设有限位块;限位时,限位臂底面与限位块顶部平面贴合。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限位臂翻转后,限位臂底面与限位块顶部平面所成夹角为5°,当翻转机构失效后,这样能有效地保护驾驶室及前方人员生命安全。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限位块与悬置下支座为一体式结构,通过铸造成型方式制成,这样减少了工序,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限位块的连接强度。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限位臂通过花键联接或焊接方式在翻转扭杆上固定;花键联接使两者受力较为均匀,并能承受较大的载荷;焊接方式能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有益效果:1.由限位臂及限位块构成的限位结构,其结构简单,不影响整车重心及结构;2. 限位时,限位臂底面与限位块顶部平面贴合,这样能承受较大的载荷,从而避免驾驶室重力导致限位结构失效的问题;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实施性较强,适用于大批量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翻转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限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驾驶室翻转保护机构,包括与驾驶室纵梁连接的举升油缸连接臂1,翻转扭杆5,连接臂1与翻转扭杆5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翻转扭杆5的两端分别设有悬置下支座2,翻转扭杆5能通过悬置下支座旋转,悬置下支座2通过螺栓或焊接方式固定于车架上,翻转扭杆5的两端均设有限位臂3,限位臂3通过花键联接或焊接方式在翻转扭杆5上固定;每个悬置下支座2上对应限位臂3处设有限位块4,限位块4与悬置下支座2为一体式结构,通过铸造成型方式制成;限位臂3翻转后,限位臂3底面与限位块4顶部平面所成夹角为5°,当翻转机构失效后,这样能及时、有效地保护驾驶室及前方人员生命安全;限位时,限位臂底面与限位块顶部平面贴合,这样是为了避免驾驶室重力导致限位结构失效的问题。
所述悬置下支座及未做详细说明之处,均是所属领域公知的技术。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假定限位臂翻转角度为37°,则固定角度设置为42°;如图2所示,驾驶放平工况时限位臂底面与限位块顶部平面所成夹角为42°;当驾驶室翻转,并翻过重心,同时被油缸有效限位时,限位臂底面与限位块顶部平面所成夹角为5°,限位结构不起保护作用,如图3所示;如果油缸出现问题,或多次翻转冲击导致油缸失效、油缸销轴失效时,驾驶室因翻转已过重心,将继续向前翻转,直至限位臂底面与限位块顶部平面贴合,限位结构起保护作用,如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95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