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轴电缆芯线导体导出的刺入式导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8590.6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2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新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03;H01R13/40;H01R4/24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电缆 导体 导出 刺入 式导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仪表的通信设备,是一种同轴电缆芯线导体导出的刺入式导针。
背景技术
智能仪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工业还是住宅应用,均在以快速增长的速度发展。特别是住宅热能分户计量后,热能仪表的使用数量更大。然而,目前在智能热能仪表、燃气仪表及水表等领域中应用时存在许多不足:施工时由于所用的材料及零部件缺乏标准件,施工所用的通信电缆根据需要经常切成多段,然后再连接并用胶布绝缘,这种方法使电缆损耗大,通信可靠性低、故障率高,通信线路的防水防潮及防氧化性差,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施工速度慢、返修率高、维修量大等。目前本领域没有任何能够用于标准化施工的部件及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轴电缆芯线导体导出的刺入式导针,它专用智能仪表安装时的通信施工中,将同轴电缆内芯金属的电气引出,同时实现刺入式导针与同轴电缆屏蔽层的电气绝缘,使施工中采用一根同轴电缆完成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同轴电缆芯线导体导出的刺入式导针,针体的一端设置带锥尖的金属针头,针体的中部设置导电环。针体的外径与导电环的外径相等。针体是聚砜体、尼龙体、聚碳酸酯体、陶瓷体或玻璃体。导电环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同轴电缆的芯线直径。针体中部开设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导电环,导电环的外径与针体的外径相等。针体一端的金属针头位于插座的下压盖内,针体的另一端位于插座的金属导套内,金属导套安装在插座的上压盖内。针体上的导电环位于同轴电缆的金属芯线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刺入式导针,是一种专用于智能仪表在施工时使用的部件,它将同轴电缆的内芯电气引出后通过导线或者电路板转接完成对外电气连接,使同轴电缆在一项施工中能够采用整条线路完成通信连接,施工中不需要切断电缆,达到了无损失的高标准要求,不存在水、气等对同轴电缆的腐蚀及氧化损害,减少了施工难度,使通信线路达到无故障的要求,通信的可靠性极高。刺入式导针在实现将同轴电缆的电气引出的同时,使金属针体与同轴电缆的屏蔽层的电气绝缘,从而准确保证了刺入式导针在通信中的安全性,同时可保证使用寿命延长。刺入式导针能使智能家用仪表通信施工达到标准化施工,使施工速度大幅提高,返修率为零。刺入式导针金属部分采用高碳钢、铍青铜或不锈钢等材料制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插座的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芯线导体导出的刺入式导针,针体1的一端设置带锥尖的金属针头2,针体1的中部设置导电环7。
本实用新型所述针体1的外径与导电环7的外径相等。当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环7的外径与针体1的外径设计为相等时,在刺入同轴电缆的过程中就不会发生刮擦现象,更便于引出同轴电缆的芯线电气并保证准确绝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体1是聚砜体、尼龙体、聚碳酸酯体、陶瓷体或玻璃体。
本发明所述导电环7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同轴电缆的芯线直径时,能够进一步保证导针引出同轴电缆的电气可靠性,保证通信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刺入式导针的导电可靠性,提供的进一步方案是:针体1中部开设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导电环7,导电环7的外径与针体1的外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将刺入式导针与插座配合使用,刺入式导针安装在插座的位置是:针体1一端的金属针头2位于插座的下压盖9内,针体1的另一端位于插座的金属导套13内,金属导套13安装在插座的上压盖8内。针体1上的导电环7位于同轴电缆的金属芯线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同轴电缆芯线导体导出的刺入式导针施工时,将刺入式导针的金属针头2由同轴电缆外径挤压垂直穿过同轴电缆,导电环7位于同轴电缆的芯线内并与其相触,将同轴电缆的电气引出。图中10是刀片,用于将同轴电缆的屏蔽层金属导体引出并与电路板11相接,金属导套13与电路板11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针体1上的结构是:针体1上开设第一环形槽3和第二环形槽4,第一环形槽3内安装第一绝缘层5,第二环形槽4内安装第二绝缘层6。图中12是同轴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新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新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8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