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极管模块插入式光伏电池接线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68130.3 | 申请日: | 2015-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9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缪文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云之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H01L23/29;H01L23/373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沈国安 |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极管 模块 插入 式光伏 电池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盒,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领域且采用二极管模块插入式结构进行散热的接线盒,属于光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电连接技术中,通常采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接线盒来实现光伏组件和逆变器之间的电连接,常规的光伏电池接线盒结构为上盒体和下盒体连接后构成一个导电端子安装腔,将二极管焊接在导电端子上,并将该导电端子安装在腔中;
考虑到光伏电池接线盒的应用场合通常是户外环境,因此防止雨水等介质渗入接线盒从而影响内部的电气连接是接线盒设计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为此在上述光伏电池接线盒的密封结构中,需要采用在导电端子安装腔中灌胶的方式进行密封,密封后再在密封面上盖上小盖进行遮蔽和装饰;
采用上述密封结构后虽然能够满足防水的要求,但生产加工复杂,并且二极管与导电端子均需采用灌封胶密封,由于光伏电池接线盒内的二级管在工作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并且随着二级管温度的不断升高,二极管中的电阻由于温飘的影响将不断增大,进一步促使二极管产生更多的热量,光伏电池接线盒导电端子安装腔内的二极管和金属端子大多数置于导电端子安装腔中央,二极管产生的热量都要通过密封胶传导到盒体然后散发到自然空气中,由于介质导热性很差,常规的光伏电池接线盒都存在二极管结温高影响性能甚至烧毁光伏电池接线盒的现象;同时,由于常规的光伏电池接线盒的下表面直接贴合在电池背板上,过高的温度在无法及时散热的情况下甚至会烧毁太阳能电池背板,严重影响光伏电站正常运行,阻碍了太阳能电池板向大功率化发展的步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二极管模块插入式结构进行散热的接线盒,在简化接线盒安装方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接线盒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二极管模块插入式光伏电池接线盒,它包含有设置于光伏电池背板上的盒体和封装好的二极管模块,所述盒体内具有一容纳二极管模块的腔体,所述二极管模块插至于盒体内,通过后挡板将二极管模块封装在盒体的腔体内,所述二极管模块的上、下表面与盒体的内壁面紧密贴合。
所述二极管模块紧贴于盒体的下外表面与光伏电池背板之间形成桥式通风结构,同时上外表面采用散热劲加强散热。
所述后挡板有两块,一块位于盒体的腔体内,另一块位于盒体的腔体开口上,并在两块后挡板之间进行灌胶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二极管模块插入式设计,使得装配更加简单,模块设计使得二极管密封性更好,并且二极管封装材料导热系数高,通过与盒体紧密配合,能直接将热量导出,使得盒体内温度降低,加强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与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其中:小盖1、盒体2、二极管模块3、后挡板4、线缆5、插头6、光伏电池背板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极管模块插入式光伏电池接线盒,包含有设置于光伏电池背板8上的盒体2和封装好的二极管模块3,所述盒体2内具有一容纳二极管模块3的腔体,所述二极管模块3插至于盒体2内,通过后挡板4将二极管模块3封装在盒体2的腔体内,并通过灌胶方式将二极管模块进行密封,所述二极管模块3的线缆5穿过后挡板4引出至盒体2外并与插头6相连接;
为了减少灌胶量,可以设置两块平行的后挡板4,一块位于盒体2的腔体内,另一块位于盒体2的腔体开口上,然后在两块后挡板4之间进行灌胶即可实现二极管模块3的密封封装;
所述二极管模块3的上、下表面与盒体2的内壁面紧密贴合,这样二极管模块3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盒体2直接进行散热,在所述盒体2的前部上表面装有一小盖1,用于遮挡与装饰。
为了进一步提高接线盒的散热效果,在所述二极管模块3紧贴于盒体2的下外表面与光伏电池背板8之间形成桥式通风结构,同时上外表面采用散热劲加强散热;并且通过与光伏电池背板8之间形成的风道能够对热量进行快速风冷,更佳的好处在于,盒体2的发热部不再与光伏电池背板8接触,因此其高温不会对光伏电池背板8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云之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云之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8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安装孔的太阳能组件结构
- 下一篇:光伏发电组件和光伏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