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束电性能检测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7389.6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9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牛维光;王巍;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兰诺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0171 天津市河东区十***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束电 性能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对线束电性能进行检测的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线束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电子元件,大部分电子产品需要通过电气控制来进行动作,必须使用到线束将各个构成之间连接起来,线束的不良将直接影响到使用该线束的产品整体质量,很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在线束的制造工序中,需要检测正常制造出来的线束其电气性能是否合格,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和抗电强度是否达到了设定的使用要求,在现有技术中,都是使用治具来进行线束的电气测试。但是同时治具的使用率明显上升,频繁使用很容易造成治具的损坏,尤其是治具的关键部件顶针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问题,实现更方便、精准、快捷的对线束检测,并同时减少对治具上关键部件的损伤,提供了一种线束电性能检测治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电性能检测治具,包括顶针、尼龙塞、钢筒、弹簧和通电线柱,所述的尼龙塞分为前尼龙塞和后尼龙塞分别封堵在钢筒的前后两端,尼龙塞中间留有小孔,顶针由前尼龙塞上的小孔中穿出,在钢筒中间内套有尼龙筒,所述的通电线柱一端套在尼龙筒内,另一端从后尼龙塞上的小孔穿出;所述的弹簧分为前弹簧和后弹簧,前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顶针的中间部位和尼龙筒上,后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通电线柱的中间部位和后尼龙塞上。
所述的顶针的中间部位直径大于两端直径,中间部位直径为钢筒内径。
所述的通电线柱的中间部位直径大于两端直径,中间部位直径为后尼龙塞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治具结构设计简单巧妙,检测过程简单迅速,可靠性高,能有效的提高检测效率,治具内设置了弹簧,当有不合格的产品是,插接件安装不到位,利用弹簧顶出不合格产品,减少对该治具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尼龙塞;2-钢筒;3-前弹簧;4-尼龙筒;5-后弹簧;6-后尼龙塞;7-通电线柱;8-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线束电性能检测治具,包括顶针8、尼龙塞、钢筒2、弹簧和通电线柱7,所述的尼龙塞分为前尼龙塞1和后尼龙塞6,分别封堵在钢筒2的前后两端,尼龙塞中间留有小孔,顶针8由前尼龙塞1上的小孔中穿出,在钢筒2中间内套有尼龙筒4,所述的通电线柱7一端套在尼龙筒4内,另一端从后尼龙塞6上的小孔穿出;所述的弹簧分为前弹簧3和后弹簧5,前弹簧3的两端分别顶在顶针8的中间部位和尼龙筒4上,后弹簧5的两端分别顶在通电线柱7的中间部位和后尼龙塞6上。
所述的顶针8的中间部位直径大于两端直径。
所述的通电线柱7的中间部位直径大于两端直径。
当对线束实施电导通时,待检测接插件安装到位,与顶针8前端接触后,压迫前弹簧3,使顶针8后端与通电线柱7前端在尼龙筒4内接触,完成电测量检测工作。如果安装的接插件产品不合格,安装不到位,则接插件与顶针8前端接触后,由前弹簧3将顶住顶针8,并将不合格的接插件顶出,使顶针8后端与通电线柱7前端不能接触上,则不能完成电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兰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兰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7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