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线束固定功能的屏蔽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7297.8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8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5K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地址: | 5160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线 固定 功能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线束固定功能的屏蔽罩。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消费者对于对电子产品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产品的尺寸也越来越小,使得用于导电或传输信号的各种线束在产品中所能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如果线束固定不好往往会带来产品质量的隐患,如干扰其它元器件或者脱落影响电路的正常连接等,影响使用体验。
现有的电子产品为实现内部线束的固定,通常在产品的主板上通过焊接或粘贴等方式设计有若干个夹子,在多个部位对线束进行固定。但是,这样的设计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夹子的设计会占用很大一部分空间,当电子产品内部的结构比较紧凑的时候,常常为了避让其他结构件的设计在该结构件存在的地方不设置夹子,这样就会造成有很长一段距离上的线束得不到固定,在组装或者使用过程中,该处的线束很容易松动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严重甚至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同时,由于需要单独设计多个夹子,产品的制造成本进一步提高,降低了产品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固定可靠的具有线束固定功能的屏蔽罩。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线束固定功能的屏蔽罩,设置于电路板上,包括一体形成的本体和勾体,所述本体固定并罩设于电路板上,所述勾体自所述本体延伸形成,线束弹性卡设于所述勾体内。
其中,所述勾体自所述本体的边缘朝上弯折形成。
其中,所述勾体为多个。
其中,至少有多个所述勾体间隔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同一侧。
其中,所述勾体包括朝所述本体凸起的卡合部。
其中,所述勾体的自由端朝所述本体倾斜。
或者,所述勾体的自由端背向所述本体弯折。
其中,所述卡合部相对于所述述勾体外壁凸起的长度为线束直径的1/5。
其中,所述卡合部到所述本体上靠近所述卡合部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线束直径的1/5。
其中,所述勾体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的用于容纳线束的间距比线束宽0.1mm~0.5mm。
本实用新型的屏蔽罩上设计有勾体,使得屏蔽罩兼具线束固定的功能,电路板上可以预留更多其他元器件的布置空间,电子设备的尺寸可以设计得更小,产品结构更紧凑;同时,避免了单独设计线束固定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屏蔽罩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屏蔽罩的使用状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屏蔽罩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屏蔽罩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屏蔽罩设置于电路板1上,包括一体形成的本体10和勾体11,本体10固定并罩设于电路板1上,勾体11自本体10延伸形成,线束100弹性卡设于勾体11内。本实施例的屏蔽罩兼具线束固定功能,与电路板配合使用时,电路板上可以预留更多其他元器件的布置空间,结构更加紧凑。
勾体11自本体10的边缘朝上弯折形成。本实施例的勾体11为多个,且至少有多个勾体11间隔设置于本体10的同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固定多条线束时,本体10的多个侧壁均可以延伸形成弯折的勾体11,勾体11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屏蔽罩的本体10被通过焊接或紧固件连接等方式盖设在电路板1上。
结合图2和图3,勾体11包括朝向本体10凸起的卡合部11a,勾体11的自由端朝背向本体10的方向弯折,优选其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弯折角度为45°。通过这样的设置,线束100很容易自勾体11的开口卡入。线束100卡入勾体11后,由卡合部11a弹性抵接于本体10上而不易松脱,固定效果好。
优选地,卡合部11a相对于述勾体11外壁凸起的长度为线束100直径的1/5,卡合部11a到本体10上靠近卡合部11a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线束100直径的1/5,勾体11与本体10之间形成的用于容纳线束100的间距比线束100宽0.1mm~0.5mm。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勾体11的自由端朝本体10倾斜,线束100卡入勾体11后由倾斜的自由端卡持,无法轻易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72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