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下料漏斗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67214.5 | 申请日: | 2015-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4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斌 |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 地址: | 516700 广东省汕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配件,特别涉及用于自动化生产石膏复合板的新型下料漏斗。
背景技术
家装吊顶是家装中常见的环节。吊顶根据装饰板的材料不同,分类也不相同。吊顶装修材料是区分吊顶名称的主要依据,主要有:石膏板吊顶、矿棉板吊顶、夹板吊顶、异形长条铝扣板吊顶、方形镀漆铝扣板吊顶、彩绘玻璃吊顶、铝蜂窝穿孔吸音板吊顶等。其中,在家装中作为常见的是石膏板吊顶。石膏板吊顶采用石膏复合板作为主要装修材料。
石膏复合板又称硅钙板,是一种多元材料,一般由天然石膏粉、白水泥、胶水、玻璃纤维复合而成。它拥有防火、防潮和隔音的特点,可以吸收室内多余的水分子,但是当空气干燥的时候又能够释放保存的水分子,所以常常被运用到高档的装修之中,增加室内的舒适度。
现有的石膏复合板大部分采用自动生产。首先将天然石膏粉、白水泥、玻璃纤维和适量的胶水混合形成浆料,然后使用定量抽取泵将浆料通过下料漏斗放到模具中,再使用人工进行平整和修边,最后干燥成型。
在石膏板吊顶中石膏复合板是通过将其四边固定在龙骨上的方式来安装的,因此,石膏复合板的四边应当足够牢固,以支撑整个石膏复合板。也就是说,相比其中心部分,石膏复合板的四边应当具有更高玻璃纤维含量。现有的用于石膏复合板生产的下料漏斗都为单个下料口的结构,且下料口通常位于模具的中部。下料后,所有的浆料基本堆积在模具的中部,由于玻璃纤维易结团,使用工具进行平整时,往往只能将天然石膏粉和白水泥抹到模具四边,由此生产出来的石膏复合板的四边玻璃纤维含量较低,强度不够。怎样使石膏复合板中玻璃纤维更加均匀,是自动生产石膏复合板中最大的难题。有些人借鉴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在生产时使用超声波振动模具,以期望使玻璃纤维更加均匀性。但是,由于玻璃纤维为线状且易结团,在超声波振动下基本不会随浆料移动,因此超声波振动模具的方法效果并不明显。现在的厂家在生产石膏复合板时,必须使用经验丰富的工人对模具中的浆料进行仔细的涂抹,非常浪费人工,而且即使如此,生产的石膏复合板次品率还是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下料漏斗,以解决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石膏复合板的过程中浪费人工,次品率高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新型下料漏斗,用于自动化生产石膏复合板,包括一个形状与模具相对应的主体,主体具有多个下料口,下料口对应模具的边缘部位。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新型下料漏斗,用于石膏复合板的自动生产。下料后,浆料可以堆积在模具的边缘部分,便于使用工具进行平整后,而且生产出来的石膏复合板的边缘部分玻璃纤维含量较高,强度大大增强。解决了自动生产石膏复合板中最大的难题,不仅节省人工,而且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具有两个下料口,两个下料口分别对应模具相对的两边。下料后只需要将两边的浆料推向中间即可,由此,生产的石膏复合板与下料口相对的两边的玻璃纤维含量高,更加牢固,不仅便于安装,而且使用寿命也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下料口的长度与其所对应的模具的边的长度相当。由此,生产的石膏复合板与下料口相对的两边的玻璃纤维含量最高,更加牢固,不仅便于安装,而且使用寿命也更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具有四个下料口,四个下料口分别对应模具的四个角。由此,生产的石膏复合板四个角的玻璃纤维含量最高,更加牢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均匀设有四个以上的下料口,其中至少有四个下料口分别对应模具的四个角。由此,生产的石膏复合板四个角的玻璃纤维含量最高,更加牢固,而且板体的玻璃纤维含量也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新型下料漏斗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新型下料漏斗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新型下料漏斗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新型下料漏斗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新型下料漏斗下料后的浆料的平整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新型下料漏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新型下料漏斗。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一个形状与模具2相对应的主体1。
其中,主体1具有两个下料口11。两个下料口11分别对应模具2相对的两边。下料后只需要将两边的浆料推向中间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斌,未经苏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7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加剂计量装置及搅拌站
 - 下一篇:一种轻质墙板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