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工程用静态混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67172.5 | 申请日: | 2015-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3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妍 |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15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材料 工程 静态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工程用静态混合器,属于混合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是存在于动物、植物及生物体内的高分子物质,可分为天然纤维、天然树脂、天然橡胶、动物胶等。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三大合成材料,此外还包括胶黏剂、涂料以及各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天然高分子材料所没有的或较为优越的性能——较小的密度、较高的力学、耐磨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等。
混合器种类非常多,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电视信号混合器、ps通道混合器、工业混合器。
其中电视信号混合器又被称为射频信号混合器、RF混频器等、信号混合器。工业混合器又分为管道混合器、汽水混合器、漩涡混合器、气液混合器、静态混合器等。
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工程用静态混合器在混合时其时间长,而且效率低,操作不方便,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工程用静态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工程用静态混合器,它包含进料管、外管、内管、转轴、混合齿、支撑块、复位弹簧、旋转混合壳、透明观察板、旋转混合叶、出料管、阀门,进料管安装在外管的左端,外管的内部安装有内管,外管的内部上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混合齿,支撑块设置在转轴的一端,支撑块上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混合齿连接,外管的右端安装有旋转混合壳,旋转混合壳的内部安装有旋转混合叶,旋转混合壳的外表面安装有透明观察板,旋转混合壳的右端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阀门为单向电子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复位弹簧的外表面设置有防尘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快速混合,工作效率高,操作简便,使用方便,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管;2-外管;3-内管;4-转轴;5-混合齿;6-支撑块;7-复位弹簧;8-旋转混合壳;9-透明观察板;10-旋转混合叶;11-出料管;1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进料管1、外管2、内管3、转轴4、混合齿5、支撑块6、复位弹簧7、旋转混合壳8、透明观察板9、旋转混合叶10、出料管11、阀门12,进料管1安装在外管2的左端,外管2的内部安装有内管3,外管2的内部上安装有转轴4,转轴4上安装有混合齿5,支撑块6设置在转轴4的一端,支撑块6上安装有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一端与混合齿5连接,外管2的右端安装有旋转混合壳8,旋转混合壳8的内部安装有旋转混合叶10,旋转混合壳8的外表面安装有透明观察板9,旋转混合壳8的右端安装有出料管11,出料管11上安装有阀门12。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门12为单向电子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位弹簧7的外表面设置有防尘套。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待混合的原料从进料管1进入内管3,通过混合齿5进行混合,混合齿5采用复位弹簧7实现缓冲,延长使用寿命,内管3内实现一级混合后进入旋转混合壳8内进行二级混合,通过透明观察板9观察混合情况,达到混合效果时打开阀门12进行出料,操作简便,使用方便,节省时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妍,未经陈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7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尿素造粒塔结晶料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银浆用的气动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