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进的防滴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7153.2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4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余俊忠;余庆喜;蔡美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0 | 分类号: | F16L5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57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进 滴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出水装置的结构改进的防滴水装置。
背景技术
出水装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各种水龙头、花洒、喷头等,其一般通过阀门控制水流的通闭,现有的出水装置在阀门被关闭之后,由于水流的惯性及出水装置内腔中会残留的积水,上述积水仍然从出水装置的出水口中流出来,不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而且会对出水装置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近几年,带有自动加水及煮水装置的茶具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一般包括茶具座,茶具座上设有与储水装置连接的出水装置及用于煮水的电磁炉或电热炉,通过控制阀门或其它开关的启闭,可以方便的从储水装置中将水添加到水壶中,并利用电磁炉或电热炉煮沸后进行泡茶。但是,由于现有的出水装置在关闭阀门后仍然会有残留积水流出,一方面容易弄脏放置于桌面的茶具的电磁炉或电热炉,增加擦洗的工作,另一方面残留积水滴落到电磁炉或电热炉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有效防止阀门关闭后出水装置内的残留积水滴落的防滴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防滴水装置,其能够有效防止阀门关闭后出水装置内的残留积水滴落,不仅干净卫生,而且大大降低了因为积水滴落到通电的电磁炉或电热炉上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目的:
一种结构改进的防滴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安装于出水装置的出水口处,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用于与出水装置连接的连接件,以及用于防止积水滴落的弹性封水体,所述连接件将弹性封水体固定于出水装置的出水口处。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与封水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一弹性底面,所述弹性底面设置有出水裂隙,所述弹性底面及出水裂隙构成所述封水体,当打开出水装置的阀门时,水流冲开所述出水裂隙并流出,当关闭出水装置的阀门时,残留积水的水压不能冲开所述出水裂隙,所述封水体将残留积水留置于所述装置本体内腔。
作为优选的,所述出水裂隙为“一”字形、“十”字形或“X”形裂隙。
作为另一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与出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下沿向内延伸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封水体的支撑部。
其中,所述封水体包括设置有出水裂隙的封水部,所述封水部的外周向上延伸构成用于与所述支撑部配合连接的卡接部,当封水体放置于连接件内部时,所述卡接部与支撑部相互抵接。
作为另一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能够与出水装置的出水口连接的封水塞,所述封水塞具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内设置有用于留置残留积水的钢丝滤网,所述钢丝滤网布设有出水通孔;所述封水体包括设置有出水裂隙的封水部,所述封水部的外周向上延伸构成用于与所述封水塞配合连接的卡接部,当封水体与封水塞配合连接使用时,所述卡接部与封水塞的出水通道的边沿相互抵接。
其中,所述连接件为弹性硅胶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进的防滴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安装于出水装置的出水口处,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用于与出水装置连接的连接件,以及用于防止积水滴落的弹性封水体,所述连接件将弹性封水体固定于出水装置的出水口处,本实用新型的封水体能够在阀门关闭后将残留积水留置于防滴水装置内部,有效防止阀门关闭后出水装置内的残留积水滴落,不仅干净卫生,而且大大降低了因为积水滴落到通电的电磁炉或电热炉上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改进的防滴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改进的防滴水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结构改进的防滴水装置与出水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改进的防滴水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的封水体与封水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出水装置;3-连接件;31-连接部;32-支撑部;4-封水体;41-底面;42-出水裂隙;43-封水部;44-卡接部;5-封水塞;6-钢丝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功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71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步法保温管液压纠偏机
- 下一篇:金属三通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