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海底稀软底质的抗吸附行走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7093.4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9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程阳锐;段炼;彭建平;金星;唐红平;易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2D6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海底 底质 吸附 行走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作业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海底稀软底质的抗吸附行走底盘。
背景技术
随着陆地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深海矿产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然而在深海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研究领域中,海底作业车辆的研究是重点。由于多金属结核的开采需要在稀软底质上作业,集矿车在行走过程中,如果采用陆地上的普通承载式履带,车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下陷、打滑、侧移、能耗高等问题。为了减小下陷、打滑,在新一代的集矿机中采用了高强度板材作为承载体与底质接触,两侧驱动机构驱动的结构,从而避免两侧轮毂或履带的严重沉陷。但是由于大面积的接触,而底质(土壤)的黏度很大,舱体和底质会产生吸附,从而大大增加了集矿机的启动吸附阻力及行驶阻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增加了整机的工作功率,使得能耗利用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可破坏底盘与底质之间的吸附作用、大大减小车体启动阻力和行驶阻力、降低功耗、提高工作效率的适用于海底稀软底质的抗吸附行走底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海底稀软底质的抗吸附行走底盘,包括与底质接触的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喷出流体使底板和底质之间形成流体薄膜的流体喷射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流体喷射装置包括喷嘴和固设在底板上的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设有轴线垂直于底板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下部为孔径逐渐增大的渐扩导流口,所述渐扩导流口的内壁与底板的底面相接,所述喷嘴装设在贯通孔中,且喷嘴的喷孔位于渐扩导流口内,所述喷孔的喷出方向朝向渐扩导流口的内壁。
所述安装底座沿贯通孔轴线的截面与渐扩导流口的内壁的交线为弧线。
所述喷嘴呈圆柱形,所述贯通孔的上部为螺纹孔,圆柱形喷嘴的中部外壁上设有与螺纹孔配合连接的第一外螺纹,圆柱形喷嘴的上端设有沉孔,圆柱形喷嘴靠近下端的外壁上设有多个与沉孔连通的喷孔,各喷孔的轴线与贯通孔的轴线相垂直。
圆柱形喷嘴的上端面上用于安装密封件的环形凹槽,圆柱形喷嘴靠近上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之间设有六边形柱体;所述安装底座整体呈喇叭形。
所述底板的中部呈平板状,所述底板的两端倾斜向上延伸。
所述底板的底面的两侧均设有舵面。
所述底板的底面的粗糙度小于等于Ra3.2。
所述侧板上设有用于安装驱动机构的方形槽和螺栓孔。
多个流体喷射装置均匀布置在底板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行走底盘的底板上设置多个流体喷射装置,可通过流体喷射装置将流体喷射到底板和底质之间,使流体在底板和底质的接触面处形成一层流体薄膜,从而对底板与底质之间形成的吸附进行破坏,达到大大减小车体启动阻力和行驶阻力、降低功耗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海底稀软底质的抗吸附行走底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海底稀软底质的抗吸附行走底盘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海底稀软底质的抗吸附行走底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海底稀软底质的抗吸附行走底盘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海底稀软底质的抗吸附行走底盘中喷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海底稀软底质的抗吸附行走底盘中安装底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海底稀软底质的抗吸附行走底盘中安装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海底稀软底质的抗吸附行走底盘应用于海底承载式集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板;2、侧板;21、方形槽;22、螺栓孔;3、喷嘴;31、喷孔;32、沉孔;33、第一外螺纹;34、环形凹槽;35、第二外螺纹;36、六边形柱体;4、安装底座;41、渐扩导流口;42、螺纹孔;5、舵面;6、车架;7、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70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回转舵桨转舵信号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稻收割漂浮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