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6824.3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4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锐;葛正;冯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佘琼群 |
地址: | 317605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弯管机。
背景技术
目前,使管件弯曲成型的方法一般为人工弯曲,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弯管成型后的弯曲角度无法准确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弯管机,它可以准确控制弯管的弯曲角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弯管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机架2,机架2的工作台上固定设置有导轨8,导轨8上活动设置有滚轮架7;滚轮架7固定连接丝杆螺母,丝杆螺母活动设置于丝杆10上;丝杆10的旋转带动丝杆螺母沿丝杆10移动,从而带动滚轮架7沿导轨8移动;滚轮架7上固定设置有滚轮轴6,滚轮轴6沿垂向设置;滚轮轴6上设置有滚轮5;机架2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弯管模具4,弯管模具4位于导轨8的一端;弯管模具4上套设有管夹12,管夹12与弯管模具4通过销13实现固定连接;管夹12与弯管模具4之间形成夹持部,用于对待加工管11的一端进行夹持固定;弯管模具4固定连接主轴14,主轴14通过减速机15连接电机17;电机17能够驱动主轴14旋转,从而带动弯管模具4转动。
所述减速机15上设置有传感器16。
所述电机17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3。
所述机架2的底部设置有脚轮1。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滚轮能够随滚轮架沿导轨移动,因此当弯曲不同直径管件的时候,只要更换弯管模具并将滚轮架移动到与管件贴紧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弯曲过程中,滚轮能够沿滚轮轴旋转,以避免滚轮对管件表面的损伤,从而保证弯管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模具可方便地插入更换,当需要的弯曲半径或者管本身直径需要改变时,只需要拔出弯管模具,重新插入新的弯管模具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可通过手轮连续调节,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管件。
本实用新型利用管件绕弯法成型原理,能够准确控制弯管的弯曲角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弯管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模具及管夹对管件进行夹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脚轮, 2为机架,
3为控制器, 4为弯管模具,
5为滚轮, 6为滚轮轴,
7为滚轮架, 8 为导轨,
9为手轮, 10为丝杆,
11为待加工管, 12为管夹,
13为销, 14为主轴,
15为减速机, 16为传感器,
17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弯管机,包括机架2,机架2的工作台上固定设置有导轨8,导轨8沿纵向延伸;导轨8上活动设置有滚轮架7;滚轮架7固定连接丝杆螺母,丝杆螺母活动设置于丝杆10上;丝杆10上固定设置有手轮9;通过手轮9带动丝杆10旋转,使丝杆螺母沿丝杆10纵向移动,从而带动滚轮架7沿导轨8纵向移动;
滚轮架7上固定设置有滚轮轴6,滚轮轴6沿垂向设置;滚轮轴6上设置有滚轮5;
机架2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弯管模具4,弯管模具4位于导轨8的一端;
弯管模具4固定连接主轴14,主轴14固定连接减速机15的输出轴,减速机15的输入轴连接电机17;减速机15上设置有传感器16;电机17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器3;
弯管模具4上套设有管夹12,管夹12与弯管模具4通过销13实现固定连接;管夹12与弯管模具4之间形成夹持部,用于对待加工管11的一端进行夹持固定;
机架2的底部设置有脚轮1。
本实用新型弯管机的管件绕弯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如图3所示,将待加工管11贴于弯管模具4的夹持部(使待加工管11的长度沿弯管模具4的周向延伸),再将管夹12插在弯管模具4上,然后将销13插入管夹12和弯管模具4的销孔内,将待加工管11的一端固定在弯管模具4上;
第二步,转动手轮9,使滚轮架7沿导轨8向弯管模具4侧移动,直至滚轮架7上的滚轮5贴紧待加工管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6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弯核电波动管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辐条打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