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程隧道结构应变模态测量的3G网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6203.5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8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江;尤婷;余拉雷;高威峰;张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W88/16 | 分类号: | H04W8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隧道 结构 应变 测量 3g 网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关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远程隧道结构应变模态测量的3G网关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地理结构较为复杂,国土面积中的很大部分是不利于交通工程的山体和高原地形,因此发展隧道工程对于改善我国交通状况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隧道工程的建设有利于减少通行距离,节约通行时间,改善交通的效率。目前,我国的铁路和公路隧道建设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隧道的施工和运营是较为复杂的过程。尽管我国交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隧道施工水平不断改进,隧道的工程数量连年增多,但隧道本身的地质形态较为复杂,与之相关的影响点很多,因此隧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仍存在大量的隐患。引发隧道事故的因素来自各个方面,包括隧道周围的地质情况,隧道自身的结构变化,隧道运营中的事故损毁等等。因此隧道的监测和评估对于维护隧道正常结构、了解隧道周围地质变化、维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隧道结构检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⑴只能做定期检测,只能确定隧道当时的健康状态,不能够保证在有效保障期间内的隧道安全使用。
⑵数据传输均采用有线电缆方式完成,线路布设复杂,接线繁琐,安装造价高,后期的线缆维护所耗的时间和精力巨大,应用上有较大局限性;监测传输距离太远,对隧道监测中的很多传感器微弱信号造成数据失真;采集速度慢,数据接口和系统整合能力差;这种串行集中式监测系统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的处理速度、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不能做到实时监测,数据缺乏真实性。因此,需要对隧道做出无线的数据监测。
⑶只能进行现场荷载试验检测,同时需要封闭交通,影响正常的交通运行。因此,需要安装具有无线、远程传输的传感器节点,将现场应变、挠度等值进行远程、无线、实时的传输,传输给监控中心。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传统隧道结构检测系统出现的各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隧道结构应变模态测量的3G网关装置,其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距离,减少微弱信号的数据失真,提高系统处理速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远程隧道结构应变模态测量的3G网关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汇集节点(5),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节点(5)内设有用于通过3G网络接入Internet并为数据传输到监控平台(8)提供通路的供电单元(10),以及与供电单元(10)连接的供电线路(9),所述汇集节点(5)内还设有用于接收汇集节点无线传送的数据,并通过3G网络发送到监控平台(8)的微控制器(11),所述微控制器(11)与射频放大器(12)双向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12)与天线(13)连接,所述天线(13)与微处理器(14)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4)通过电信3G网络接入Internet,与监控平台(8)进行物理连接。
进一步,所述微处理器(14)为ARM Crotex M3芯片LM3S8962。
进一步,所述LM3S8962内设有AT命令模块,所述AT命令模块用于接入或断开与监控平台(8)的TCP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提高传统的隧道结构检测中数据传输的距离,减少微弱信号的数据失真,提高系统处理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隧道结构监测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隧道1;应变传感器2;传感器节点3;中继节点4;汇集节点5;3G网关6;internet网7;监控平台8;供电线路9;供电单元10;微控制器11;射频放大器12;天线13;微处理器14;3G模块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所图1所示,一种远程隧道结构应变模态测量装置,包括应变数据采集单元、中继节点(4)和3G网关(6),其中应变传感器(2)部署在隧道(1)的内部,用于采集隧道(1)的应变信息,所述的两个或三个应变传感器(2)对应一个传感器节点(3)。应变传感器(2)上电后,测量装置开始运行,并且搜索汇集节点(5),当距离过远传感器节点将搜索中继节点(4),并将数据发送给中继节点(4),当中继节点(4)接收到信号时,中继节点(4)搜索汇集节点(5),并将数据发送给汇集节点(5)。
汇集节点(5)接收到传感器数据后,将数据发送至3G网关(6),通过3G网关(6)接入internet网(7),实现与监控平台(8)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6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