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向工业4.0系统的新型工控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63881.6 | 申请日: | 2015-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6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蔡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鲁林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工业 4.0 系统 新型 工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控机,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工业4.0系统的新型工控机。
背景技术
“工业4.0”是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概念。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概念在欧洲乃至全球工业业务领域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认同。
集成RFID、图像分析、激光感应、红外线等多种传感装置,主要通过嵌入式和机械装置相结合的方式,把智能制造系统各个环节的机械动作信号和控制程序运行信号以及图像、声波、电流、温度、节拍等信号,转化成“人机料测法环”各项产品和流程的多维度数据,自动、实时地按需提供给ERP或其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自上而下的导入可相互印证的可信KPI监控决策系统和QCC执行监控系统,将QMS的PDCA戴明环等改进工具信息化,并高效地把KPI管控和QMS融为一体。将管理方法信息化、自动化、可视化,把领导层的决策和中基层的执行都现实高效地指向了质量改进;为设备的运动控制与流程的优化管理,提供了高度自动化的数据平台。
但是传统工控机因为很少考虑以太网通信、数据处理和复杂应用系统安装运行等需求,只注重工业环境的三防要求和可靠性要求,计算性能非常低,不能适应工业4.0时代数字化企业平台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工业4.0系统的新型工控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工业4.0系统的新型工控机,包括机箱、设置在机箱内的主板模块、电源模块、CPU模块、信号解调模块和信号调制模块以及开设在机箱上的触控显示屏、外接天线、数据传送端口和电源接口。
所述电源模块、CPU模块、信号解调模块及信号调制模块设置在主板模块上;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接口连接,输出端分别与CPU模块、信号解调模块及信号调制模块连接;所述CPU模块分别与信号解调模块的输出端、信号调制模块的输入端及触控显示屏连接;所述信号解调模块的输入端与外接天线连接,所述信号调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传送端口连接。
所述触控显示屏设置在机箱正面;所述外接天线设置于机箱上端;所述数据传送端口及电源接口均设置在机箱底端。
所述主板模块为Come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为ATX电源;所述CPU模块为I7-4700EQ。
优选的,所述主板模块上还设有XMC接口及PMC接口。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向工业4.0系统的新型工控机,将RFID、图像分析、激光感应、红外线等多种传感装置通过嵌入式和机械装置相结合,把把智能制造系统各个环节的机械动作信号和控制程序运行信号以及图像、声波、电流、温度、节拍等信号发送至工控机,由信号解调模块转化成数字信号发送至CPU模块进行分析处理后,转化成“人机料测法环”各项产品和流程的多维度数据,然后由信号调制模块转换成模拟信号经数据传送端口发送至ERP或其他企业管理系统的客户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满足了工业4.0时代数字化企业平台对网络通信、数据处理及应用系统安装运行的需求,同时在主板模块上预留了XMC接口及PMC接口,为设备的升级扩容提供了足够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向外观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面向工业4.0系统的新型工控机,包括机箱1、设置在机箱1内的主板模块2、电源模块3、CPU模块4、信号解调模块5和信号调制模块6以及开设在机箱1上的触控显示屏7、外接天线8、数据传送端口9和电源接口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鲁林,未经宋鲁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3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健康状态的测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铬大米的生产方法





